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一》
《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生游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

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程荆山归富平为其尊人寿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程荆山即将离开秦川返回富平时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秦川这一地区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感慨。

首句“平生游未到秦川”,表达了诗人对未曾亲临秦川的遗憾,流露出一种向往之情。接着,“每送秦人一黯然”则点明了诗人每次送别前往秦川的人时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关路险如天”两句,通过描述秦川地区的历史地位和地理特征,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险峻。四姓帝居指的是历史上秦、汉、唐、宋四个朝代的帝王在此地建都或驻跸,而二崤关则是著名的险要之地,形象地比喻为通往天际的道路。

“河冰坚处行归骑,霜月圆时泊客船”描绘了秦川地区冬季的景象,冰封的河流上有人骑马归来,霜月圆时则有船只停泊岸边,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

最后,“不必更论南越橐,卷中曾补白华篇”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既是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也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南越橐可能是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或某种象征,而“卷中曾补白华篇”则表明诗人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记录或赞美过类似的主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对秦川这片土地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叹,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传承。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

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

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

(0)

与张琬同年饮于龙兴寺所居

台城风物已凄凄,牢落行人邂逅齐。

秉烛相看如梦寐,片帆回首又东西。

依依团扇秋仍好,脉脉青娥恨却低。

一曲琵琶无限意,时时閒客思都迷。

(0)

题豆馆

关头日落薄衣襟,又对丛芦拥鼻吟。

尘土十年缠马足,只凭双鬓照归心。

(0)

哀王荆公·其二

乡闾匍匐苟相哀,得路青云更肯来。

若使风光解流转,莫将桃李等閒栽。

(0)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其三

城中车马已諠諠,竹下高人尚晏眠。

倚道公门少还往,可能时到野塘前。

(0)

钓台

羊裘东汉客,归隐钓鱼滩。

天子不能屈,先生非苟难。

云藏古石在,风激世人寒。

祠下青青竹,何妨把钓竿。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