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其一》
《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

梨花犹半绽,塘水已迷漫。

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阑。

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

春衣向来脱,带眼斗觉宽。

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

(0)
翻译
每年的清明时节,雨水如同泼洒的火焰般寒冷。
梨花尚未完全凋谢,池塘水位已经上涨,一片迷茫。
愁容满面地看着太阳,觉得白天更加漫长,夜晚的滴漏却还未停歇。
酒杯中的泡沫在玉盏中翻腾,铜盘上的蜡烛泪光闪闪。
春天的衣服早已脱下,腰带的孔眼显得格外宽松。
试着问问那些侠义少年,他们如今又在哪里策马扬鞭,跨着金鞍?
注释
年年:每年。
泼火雨:如火的雨水。
苦作:显得特别。
清明寒:清明时节的寒冷。
梨花:梨花。
犹半绽:仍然半开着。
塘水:池塘水。
已迷漫:已经漫过岸边。
愁看:满怀愁绪地看。
日更永:白天更长。
冷漏:滴漏(古代计时器)。
夜未阑:夜晚还未结束。
酒沫:酒杯中的泡沫。
玉盏:精致的酒杯。
烛泪:蜡烛泪。
生铜盘:在铜盘上凝结。
春衣:春装。
脱:脱下。
带眼:腰带的孔。
斗觉:越发感到。
宽:宽松。
彼侠少:那些侠士。
何处:哪里。
跨金鞍:骑着金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雨水连绵不断,仿佛泼火一般寒冷,使得梨花尚未完全盛开,塘水已经泛滥。诗人愁绪满怀,看着天色阴沉,白天似乎更为漫长,夜晚的滴漏声也显得格外漫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饮酒浇愁,酒沫在玉盏上起舞,烛泪则挂在铜盘上,显示出孤独与寂寥。

诗人感叹春衣已经脱下,腰带的孔眼因衣服宽松而显得更大,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最后,他以疑问的方式,询问那些往常意气风发的侠士,如今又在哪里策马扬鞭,享受着金鞍的荣华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雨带来的凄清氛围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至后·其一

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

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昼琅琅。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

(0)

次彦功韵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

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

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

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0)

和岳国华·其二

广文饭少甑生尘,老去衰颜酒借春。

吟癖何曾医不得,古来清瘦是诗人。

(0)

失调名

东晋纤儿撞坏,枼令人间受祸。

(0)

和洁堂见寿十章·其一

老色上尺宅,灵气亏三田。

怀我长房翁,授汝鸡犬仙。

(0)

次韵汤叔逊谢笔墨长句

南屏翁,斯文千古何终穷,清辉灵气斗牛充。

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寒更支坐烛跋红。

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有刀有玉谁错砻。

翁今岿然鲁灵殿,砥柱一叶万仞中。

朅来访我维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

惊呼绝叹吾道厄,客卿颖士委蒿蓬。

灶煤苇管不足用,宣城黟水无良工。

奈何盲卒乘钝马,欲写杰作称词雄。

赠公撒雷挥电施敏手,馀事渲染文字如飞虫。

我生哀伤所欠死,十年破砚烟雨濛。

一朝洗眼获玉句,金膏水碧浸方瞳。

翰墨场中身老大,期公盛气晚霞同。

峥嵘素论犹激烈,始信迂儒曲学如发蒙。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