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起东山对紫庭,清风萧洒动阶蓂。
谠言几为忠邪发,大用须凭庙社灵。
武库神兵罗斧戟,大宫礼器列笾铏。
愿公早入当钧轴,重演三篇相武丁。
诏起东山对紫庭,清风萧洒动阶蓂。
谠言几为忠邪发,大用须凭庙社灵。
武库神兵罗斧戟,大宫礼器列笾铏。
愿公早入当钧轴,重演三篇相武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吴范天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国家治理和人才任用的深刻思考。
首句“诏起东山对紫庭”,以“东山”比喻隐居的贤士,形象地描绘出朝廷征召贤才的情景,表达了对贤能之士回归朝廷、贡献智慧的期待。接着,“清风萧洒动阶蓂”一句,通过描绘清风拂过阶前蓂草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暗示了贤士的到来将为国家带来清正之风。
“谠言几为忠邪发,大用须凭庙社灵”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贤士言论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贤能之士的依赖。这里“谠言”指正直的言论,“忠邪”则暗含辨识忠奸之意,表明贤士的言论对于辨别忠奸、维护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大用须凭庙社灵”则体现了对贤士才能的高度重视,认为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贤士的智慧和力量。
接下来,“武库神兵罗斧戟,大宫礼器列笾铏”两句,通过列举武库中的武器和大宫中的礼仪用具,展现了国家在军事和文化上的准备与重视,同时也象征着贤士在国家治理中的多方面作用。武器代表了国家的军事力量,而礼仪用具则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外交能力。
最后,“愿公早入当钧轴,重演三篇相武丁”表达了对贤士早日参与国家治理的期盼,并以武丁(商朝的第六位君主)重用贤臣、国家强盛的历史典故作为结尾,寄寓了对贤士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使国家再次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士形象的描绘和国家治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夸士吝浮荣,达人慕奇胜。
庞公栖鹿门,蒋诩辟羊径。
眷兹螺山幽,龙湾夹澄莹。
笙鹤时纡回,骊珠夜辉映。
即事寡喧豗,抚化成嘉咏。
既伸仲长志,宁浅康乐兴。
良辰集我友,投分适所性。
大业互切劘,玄言复印證。
扪萝拾紫芝,悠然与心称。
长啸倚崇阿,鸾音满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