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谷先生吊秦少游诗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樽前断肠句江南唯有贺方回此以言语文字知少游者也余乡人有官藤州者谓藤人为余言少游既病洗沐步上光华亭手持白玉杯命取江水立酌一杯而逝呜呼此岂徒然者哉东坡题少游自作挽词以为能一死生齐物我是真知少游者也》
《山谷先生吊秦少游诗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樽前断肠句江南唯有贺方回此以言语文字知少游者也余乡人有官藤州者谓藤人为余言少游既病洗沐步上光华亭手持白玉杯命取江水立酌一杯而逝呜呼此岂徒然者哉东坡题少游自作挽词以为能一死生齐物我是真知少游者也》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古藤阴下偶婆娑,南北随缘意若何。

白玉杯寒亭上月,缕金衣断醉时歌。

还将万里澄江水,尽洗平生绮语魔。

能道秦郎解忘物,岭南唯有雪堂坡。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为悼念秦观所作,通过描绘秦观醉卧古藤下的场景,以及他手持白玉杯,取江水自饮后离世的情景,表达了对秦观才华和生命的深切缅怀。

首句“古藤阴下偶婆娑”,描绘了秦观在古藤树荫下悠闲自得的场景,暗示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自然的和谐。接着,“南北随缘意若何”则表达了秦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白玉杯寒亭上月,缕金衣断醉时歌”两句,通过白玉杯和月光的映照,以及秦观醉酒时的歌声,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秦观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深度。

“还将万里澄江水,尽洗平生绮语魔”表达了秦观通过自然界的纯净之水,洗涤掉一生中繁复华丽的文辞,追求更纯粹的艺术表达。这不仅是对秦观艺术追求的赞美,也是对其人格高洁的肯定。

最后,“能道秦郎解忘物,岭南唯有雪堂坡”两句,点明了秦观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在岭南的雪堂坡也有其独特的印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秦观生平和艺术创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宋代文坛巨匠的崇高敬意和深情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和自然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宴春台慢/宴春台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
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
五侯池馆频开。
探芳菲、走马天街。
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
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
洞府人归,放笙歌、灯火下楼台。
蓬莱。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0)

庆春泽·艳色不须妆样

艳色不须妆样。
风韵好天真,画毫难上。
花影滟金尊,酒泉生浪。
镇欲留春,傍花为春唱。
银塘玉宇空旷。
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
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
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0)

山亭宴慢/山亭宴

宴亭永昼喧箫鼓。
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
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0)

喜朝天/踏莎行

晓云开。
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
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
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
潇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
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
睢社朝京非远,正和羹、民口渴盐梅。
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0)

离亭宴·捧黄封诏卷

捧黄封诏卷。
随处是、离亭别宴。
红翠成轮歌未遍。
已恨野桥风便。
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
又减却、芳菲过半。
千里恩深云海浅。
民爱比、春流不断。
更上玉楼西,归雁与、征帆共远。

(0)

双韵子·鸣鞘电过晓闱静

鸣鞘电过晓闱静。
敛龙旂风定。
凤楼远出霏烟,闻笑语、中天迥。
清光近。
欢声竟。
鸳鸯集、仙花斗影。
更闻席曲瑶山,升瑞日、春宫永。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