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浮县郭,麦浪涨郊原。
吏散僧投谒,诗成月上轩。
何妨横麈尾,相对两忘言。
花光浮县郭,麦浪涨郊原。
吏散僧投谒,诗成月上轩。
何妨横麈尾,相对两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夜景图。首句“花光浮县郭”,以“花光”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县城在花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与生机勃勃。接着,“麦浪涨郊原”一句,通过“麦浪”与“涨”字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郊外麦田随风起伏的壮观景象,充满了丰收的希望与喜悦。
“吏散僧投谒,诗成月上轩”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官吏下班后,僧人前来拜访的情景,以及诗人创作诗歌直至月光照亮轩台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与高雅情趣。其中,“吏散”与“僧投谒”的对比,既展现了官场与宗教生活的不同风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妨横麈尾,相对两忘言”表达了诗人与来访者或友人之间超越言语交流的心灵契合,通过“横麈尾”这一古代文人常用的道具,象征着双方在精神层面的平等与和谐,达到了一种无需言语就能深刻理解对方心灵的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意境。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
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
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
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
应记狂吟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
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
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
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劳生常羡髑髅乐,死时却悔生时错。
花前有酒不肯狂,回首朱颜已非昨。
君看古来贤达人,终日饮酒全其真。
世间万事竟何有,金樽翠杓差关身。
放翁少日无凡客,飞觞纵乐皆豪杰。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
故人仙去蓬莱宫,鸾丝凤竹醉春风。
石帆山下孤舟雪,一段清愁付此翁。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