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闲居》
《秋日闲居》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茅屋秋风斗破除,萧骚浑似浣溪居。

青山侍坐从吾好,黄帽笼头与俗疏。

赖有园官能送菜,可无溪友解留鱼。

从今辄莫惭枵腹,一饱须烦插架书。

(0)
鉴赏

这首《秋日闲居》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描绘了诗人于秋日里在茅屋中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

首句“茅屋秋风斗破除”,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风凛冽,茅屋摇曳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清冷而坚韧的氛围。接着,“萧骚浑似浣溪居”一句,将茅屋的环境与浣溪居相比较,通过“萧骚”二字,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中的茅屋显得更加宁静与脱俗,仿佛远离尘嚣,独享一份清幽。

“青山侍坐从吾好,黄帽笼头与俗疏”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青山作为陪衬,仿佛是诗人的忠实伴侣,而“黄帽笼头”则暗示着诗人与世俗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赖有园官能送菜,可无溪友解留鱼”两句,通过园官和溪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园官送来新鲜蔬菜,溪友留下美味的鱼,这些日常小事都让诗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感。

最后,“从今辄莫惭枵腹,一饱须烦插架书”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食粮的重视。他不再为物质的匮乏感到羞愧,而是认为饱读诗书才是真正的满足。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秋日闲居》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其二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0)

沁园春·其十一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此去长安,说似交游,我来自东。

向蒹葭极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帻敧风。

青市生涯,白洲活计,都在水乡鱼稻中。

邮亭上,俯清流长啸,惊起虬龙。霅山面面迎逢。

便回首旧游云水空。

有连天秋草,寒烟借碧,满城霜叶,落照争红。

六代蜂窠,七贤蝶梦,勾引客愁如酒浓。

人间世,只醉乡堪向,休问穷通。

(0)

溪亭次汪桐阳

空亭明远嶂,老树黯馀矄。

野兴临流坐,秋声入夜闻。

渔归孤棹月,鹤睡一松云。

记得前溪路,人家两岸分。

(0)

朱槿花

壁槿扶疏当缚篱,山深不用掩山扉。

客来踏破松梢月,鹤向主人头上飞。

(0)

六言杂兴九首·其一

世界庵摩勒果,圣贤优钵昙华。

但解折衷六艺,何须和会三家。

(0)

禽言四首·其四

堂前捉绩子,力作忘朝餐。

鹅黄雪白相照耀,插茅作簇高如山。

蠢女采桑至煮茧,何暇膏沐梳髻鬟。

缫成蜀锦与楚縠,舞妹缠头不论束。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