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风流在夜郎,涪翁继至有辉光。
皇华忝我来今日,漫把新诗和宋唐。
李白风流在夜郎,涪翁继至有辉光。
皇华忝我来今日,漫把新诗和宋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入施州杂咏六首(其六)》,以李白和涪翁为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期许与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首句“李白风流在夜郎”借李白的豪放不羁,暗示自己也有着洒脱的文人风范,即使身处偏远之地施州。次句“涪翁继至有辉光”则将自己比作宋代诗人黄庭坚(涪翁),意指希望能像他那样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光芒四射。
“皇华忝我来今日”中,“皇华”常用来指朝廷的使节,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作为使者来到此地,实属荣幸。“忝”字带有谦逊之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使命的尊重和对自己身份的谦虚态度。
最后一句“漫把新诗和宋唐”则是说,诗人随意地写下新的诗篇,希望能与宋唐时期的杰出诗作相媲美,展现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高雅文学传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典故和谦辞,展现了诗人自信而又谦逊的文人情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今山天颇凉,南冈策吾杖。
乔木布清荫,飞泉传静响。
东风泛遥绿,草树波泱泱。
细鸟兼飞跃,游戏长松上。
物性无大小,各自遂天壤。
所幸早知机,不受世俗奖。
甘学逃学儿,见人缩其颡。
青云卷宿心,沧海结今想。
心事如江河,夏秋瀰澜长。
譬病语途人,谁知我痛痒。
有诗五百篇,自吟还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