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山》
《登山》全文
清 / 李寄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今山天颇凉,南冈策吾杖。

乔木布清荫,飞泉传静响。

东风泛遥绿,草树波泱泱。

细鸟兼飞跃,游戏长松上。

物性无大小,各自遂天壤。

所幸早知机,不受世俗奖。

甘学逃学儿,见人缩其颡。

青云卷宿心,沧海结今想。

心事如江河,夏秋瀰澜长。

譬病语途人,谁知我痛痒。

有诗五百篇,自吟还自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

首句“今山天颇凉,南冈策吾杖”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山中天气凉爽,诗人手持拐杖,准备登山。接下来,“乔木布清荫,飞泉传静响”,树木繁茂,投下一片清凉的阴影;山间泉水潺潺,发出宁静悦耳的声音。这几句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生机。

“东风泛遥绿,草树波泱泱”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东风吹过,万物复苏,草木绿意盎然,仿佛波浪般摇曳生姿。接着,“细鸟兼飞跃,游戏长松上”描绘了小鸟在松树间自由飞翔,嬉戏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乐趣。

“物性无大小,各自遂天壤”表达了对万物本性的尊重与理解,无论大小,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生长发展。接下来,“所幸早知机,不受世俗奖”则是诗人对自我认知与追求的表达,庆幸自己能早识机缘,不被世俗功利所束缚。

“甘学逃学儿,见人缩其颡”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宁愿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即使面对他人不解或嘲笑,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态度。最后,“青云卷宿心,沧海结今想”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志向与梦想,如同青云卷起,沧海结成,充满力量与决心。

整首诗以登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自我认知以及理想追求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寄
朝代:明   字:介立   号:因庵   籍贯:江阴   生辰:1628-1700

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猜你喜欢

送昼公联句

相逢情不厌,惜别意难为。

吾道应无住,前期未可知。

轻霜凋古木,寒水缩荒陂。

宾雁依沙屿,浮云惨路岐。

林疏看野迥,岸转觉山移。

寄赏惊摇落,归心叹别离。

草堂思偃蹇,麈尾去相随。

勿谓光阴远,禅房会一窥。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十五

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

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

(0)

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

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

无奈春风输旧火,遍教人唤作山樱。

(0)

赋得胥台露

胥台既落构,荆棘稍侵扉。

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

翔鶤逐不及,巢燕反无归。

唯有团阶露,承晓共沾衣。

(0)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0)

宿寿安山阴馆闻泉

一支清急万山来,穿竹喧飞破石苔。

梦在故乡临欲到,声闻孤枕却惊回。

多愁鬓发余甘老,有限年光尔莫催。

绿忆旧游相似处,月明山响子陵台。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