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疏灯夕,百思扰客怀。
草虫鸣暗壁,槐雨滴阴阶。
徇禄今谋拙,躬耕始愿乖。
病身应自计,归去守荆柴。
一室疏灯夕,百思扰客怀。
草虫鸣暗壁,槐雨滴阴阶。
徇禄今谋拙,躬耕始愿乖。
病身应自计,归去守荆柴。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武阳民家时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一室疏灯夕”,简洁勾勒出夜晚室内昏黄灯光下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次句“百思扰客怀”,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思绪,将读者带入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中。
接着,“草虫鸣暗壁,槐雨滴阴阶”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草虫的低鸣和槐树滴落的雨水声,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徇禄今谋拙,躬耕始愿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他感到力不从心;而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却与当前的处境相违背。这种内心的冲突,使得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病身应自计,归去守荆柴”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决断与自我安慰。尽管身体不适,但为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他决定离开尘世的纷扰,回到简朴的生活中去。这种选择,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宿异乡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与感悟。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
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
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
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高驰入阊阖,方睹灵妃笑。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