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
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
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
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
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
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意境。"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的排挤与不理解时所选择的态度——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累。这里的“不容”指的是诗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而“纵天慵”则意味着他愿意放任自己,享受那种自由自在的心境。
"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落叶随风飘散,似乎也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态度——顺其自然,不强求。而“香粳”则是船只在水面上的样子,这里可能隐喻诗人的心灵之舟,在生活的河流中平稳前行。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钟"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和冬天的情景。春天的花开满城,带来的是一种温馨而迷离的氛围;而冬天的雪花飘落,远处传来的钟声,则给人以静谧与孤寂的感觉。这两种意境都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和谐。
"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这里的“身外”指的是不再为那些无法掌控、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而烦恼。而“头宜白此峰”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座象征着清净与高远的山峰上找到内心的平静,让自己的头发在这里自由地变白,意味着他愿意在自然中度过余生,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北宋南唐继。问词坛、双飞健将,而今有几。
太白才华江令笔,一样花生梦里。
谱妙句、金荃堪拟。
旧酿蒲桃新拨瓮,倒芳樽、共把尘襟洗。
沧海量,更谁比。清谈雅吐如虹气。
骋吟怀、齐霏玉屑,尘挥难已。
便化西湖波作酒,那怕刘伶醉死。
总不学、眼醒屈子。
我亦浇书成素癖,要青旗、买遍江南地。
拼酩酊,画屏倚。
叠叠云笺,行行鲛颗,令人咄咄书空。
把新词吟遍,欲和难工。
剔尽长灯听雨,真负却、作达心胸。
一滴滴,声随肠断,泪染绡红。朦胧。
模糊病眼,看五色迷离,头脑冬烘。
叹文章有道,何补闺中。
博得一场愁梦,思量著、误学屠龙。
空自教,年年纸穴,辛苦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