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其一》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其一》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古县公庭二百春,聊因风雨一番新。

恨无尺寸堪酬主,敢有丝毫更扰民。

方叹闾阎惊脱水,却惭梁栋欲超尘。

年丰俗美多馀暇,雁鹜行中看雀驯。

(0)
翻译
古老的县城官署历经两百个春天,暂且趁着风雨焕然一新。
遗憾没有丝毫贡献来报答主人,哪里还敢有丝毫举动打扰百姓。
正感叹民间疾苦如同洪水般汹涌,内心又惭愧自己不能高洁如梁栋。
丰收之年风俗淳朴多闲暇,看着大雁鸭群中的麻雀也显得温顺驯良。
注释
古县:古代的县城。
公庭:官署庭院。
聊:姑且。
因:趁着。
风雨:风雨天气。
恨:遗憾。
尺寸:丝毫。
堪:能够。
酬:报答。
主:主人。
敢:哪里敢。
丝毫:丝毫举动。
更:再。
扰民:打扰百姓。
叹:感叹。
闾阎:民间。
脱水:洪水般的疾苦。
惭:惭愧。
梁栋:高大的屋梁和栋梁。
超尘:超越尘世的高洁。
年丰:丰收之年。
俗美:风俗淳朴。
馀暇:闲暇时光。
雁鹜:大雁鸭子。
雀驯:麻雀显得温顺驯良。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古县公庭,感叹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已两百个春秋。一场风雨过后,庭宇焕然一新,诗人深感自己虽无尺寸之功以报答主人的恩惠,也不敢有任何微小的扰民之举。他忧虑百姓生活,感叹邻里间的困苦,自愧不如梁栋高洁。在丰收的年景和淳朴的民俗中,诗人有闲暇时间,观察到雁鹜群中,连雀鸟也显得温顺,这画面反映出社会的安宁和谐。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职责的反思和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谶·其二十

日月并行君不动,即无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峰添翠岫,玉教人识始知名。

(0)

率题六章.第三章劝修无上道·其三

改缁素容转,体净得金兰。

从修无上道,常乐自然完。

拂拭明珠莹,光发遍界看。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其十四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

抱朴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馀。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尘心摇动,真如无作顺空虚。

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

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居。

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躯。

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

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

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其十三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

一切法中心为主,馀今不复得心源。

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

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

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

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

世人往往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

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

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寂亦无喧。

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

行路难,路难舍痴而非痴。

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

(0)

独自诗二十章·其十五

独自乐,但欲求无学。急断三界绳,得免泥□恶。

(0)

四相诗·其三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身。

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

不知前路险,犹向恣贪嗔。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