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枕何曾间死生,梦魂夜夜甚分明。
无穷属累惟儿女,呜咽邻鸡第几声。
衾枕何曾间死生,梦魂夜夜甚分明。
无穷属累惟儿女,呜咽邻鸡第几声。
这首诗《梦里(其二)》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亲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首句“衾枕何曾间死生”,以衾枕为喻,暗示了生死之间的界限在梦境中变得模糊,似乎在梦中,生死之间并无隔阂。接着,“梦魂夜夜甚分明”进一步强调了梦境中的清晰与真实感,仿佛在梦中,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切。
“无穷属累惟儿女”一句,揭示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切体会。在梦中,他或许能暂时摆脱现实的束缚,但对子女的牵挂与责任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忘怀。这反映了诗人作为父亲的深情与责任感。
最后一句“呜咽邻鸡第几声”,以邻近鸡鸣的哀鸣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鸡鸣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在这首诗中,它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探讨了生死、亲情与时间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而复杂的感悟。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
芳草江南,暗鴂残春。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
看蝉影僛僛,莺声历历,鸿阵翩翩。
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
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
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
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
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击楫中流,跃马长途,今非向年。
叹故人万里,江东渭北,流光几度,雁后花前。
鬓影星星,人情落落,恰念苏家负郭田。
空惆怅,负清泉白石,布袜行缠。壶中浩荡瑶天。
问清浊何须较圣贤。
想尘埃狂走,难逢一笑,扶摇直上,且任孤骞。
饭有鱼羹,储无甔石,何必千金学计然。
君知否,但东山丑妇,也自婵娟。
俯仰乾坤,傲睨羲皇,优游快哉。
看平湖秋碧,净随天去,乱峰烟翠,飞入窗来。
鸿鹄翱翔,云霄寥廓,斥鴳蓬蒿莫见猜。
门常闭,怕等闲踏破,满院苍苔。人间暮省朝台。
柰鸟兔堂堂挽不回。
爱小轩月落,梦惊风竹,空江岁晚,诗到寒梅。
两鬓清霜,一襟豪气,举世相知独此杯。
京华客,问九街何处,堪避风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