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
芳草江南,暗鴂残春。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
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
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
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
芳草江南,暗鴂残春。
这首元代张翥的《高阳台·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染黛浮空,凝妆伫远”以女子装扮的意象,比喻山水画卷如美女含愁,引人遐想。接着,“数峰底事含颦”进一步描绘山峰仿佛带着淡淡的哀愁,增添了画面的情感深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运用了拟人手法,形容山峦在风雨烟雾中若隐若现,如同女子精心修饰的眉毛。接下来的“龙绡便面”和“玉骨冰神”则赞美画中的山水之美,既有轻盈的纱巾般细腻,又有如玉的清冷气质。
下片转向现实,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山水之间,面对开阔的湖光山色和悠闲的渔舟,心境变得宁静。“谁将玉斧修明月”一句,借月亮的圆满,暗示画中世界的完整与和谐。然而,“奈琼楼、高处无人”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暗示尽管景色优美,却无人欣赏。
最后,诗人以“忆王孙”收束,表达了对江南春天芳草萋萋、鸟语花香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暗寓了对友人陈野云居士艺术才华的赞赏和对其生活的关切。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中国山水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都门已设祖,冠盖聚朋俦。
宴别未云已,驺从罗道周。
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
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
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
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
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
上疏得优许,养痾还旧丘。
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
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
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
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
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
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
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
脩鳞泳深渊,劲翮凌遥空。
命分不可易,出处谅难同。
达人会斯理,委顺安厥躬。
外嗜既莫夺,襟怀澹而冲。
蔡君夷旷士,养素烟霞中。
轩居面湖水,几案罗群峰。
开樽待明月,展席延清风。
心閒体常逸,神完气弥充。
惟以适所适,宁烦计穷通。
咄彼夸毗人,冒进何忡忡。
患得复患失,冰炭交心胸。
怅然慕高躅,无繇得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