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幽静的自然景象,透露出诗人独自漫步于荒凉之地的孤寂情怀。"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两句,勾勒出一幅无人问津、春去秋来的荒山野谷图景,箕山在这里成为了时间静止和生命渺茫的象征。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两句,则通过对夜晚孤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响的感慨。"弃瓢"暗示着诗人的寂寞和放弃,而"中宵月"则是时间的见证者。"千古空闻属许由"一句,更深化了这种感觉,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久远而又不为人知的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历史对话的情感体验。
茅屋临江起,登庸复应期。
遥知归去日,自致太平时。
幽药禅僧护,高窗宿鸟窥。
行人尽歌咏,唯子独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