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大祀》
《观大祀》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云汉昭回月正中,圣君严祀答苍穹。

冕旒肃肃威仪盛,玉帛煌煌典礼崇。

卤簿香飘凝瑞霭,箫韶声奏度祥风。

百神咸格宸衷喜,愿祝繁釐万国同。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一次庄严的祭祀仪式,诗人王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仪式的宏大与神圣。首句“云汉昭回月正中”描绘了祭祀时的自然景象,月光皎洁,映照着天空,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圣君严祀答苍穹”点明了祭祀的对象是天帝,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情。

“冕旒肃肃威仪盛,玉帛煌煌典礼崇”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祭祀现场的壮观景象。冕旒代表了帝王的尊严和权威,玉帛则是祭祀时常用的祭品,象征着纯洁与敬意。这两句通过描绘服饰与祭品的华美,展现了仪式的隆重与庄严。

“卤簿香飘凝瑞霭,箫韶声奏度祥风”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仪式的氛围。卤簿是指仪仗队,香烟缭绕,瑞气凝聚,箫韶之音悠扬,祥风轻拂,整个场景充满了祥和与神秘的气息。

最后,“百神咸格宸衷喜,愿祝繁釐万国同”表达了对天地诸神的虔诚祈求,希望他们能接受皇帝的心意,赐福于天下万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再现了一次盛大而神圣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仪、秩序和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沁园春 广陵九日,与刘士斡成元璋泛舟邗沟

何许登临,路绕芜城,冈连楚*。
爱流云低响,歌催琼树,微波照影,人艳仙桃。
松院移尊,柳桥携袖,随处兰舟且暂捎。
秋无际,望空江雁远,落木天高。
不妨左手持螯。
更右把、金尊送浊醪。
叹鸡台草暗,凄然兴废,龙山烟冷,老矣英豪。
白发宁饶,黄花任插,要里西风破帽牢。
刘郎醉,把吴笺笑擘,试与题糕。

(0)

沁园春 读白太素天籁集,戏用韵效其体

客汝知乎,载酒轻舟,看花小车。
胜炎州出使,瘴浮征旆,禁门待漏,霜满朝靴。
岁去堂堂,老来冉冉,瓶雀飞时手怎遮。
平生事,叹山林迹远,霄汉程赊。
从渠梦蝶疑蛇。
得放懒、还须自在些。
甚天荒地老,铜台歌舞,水流云在,金谷豪奢。
客问先生,归宜早计,醉后之言可信耶。
鸥盟在,任渔蓑江上,雨细风斜。

(0)

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天上玉堂,海外瀛洲,山中蜕岩。
甚六十四岁,出持使节,八千余里,来驻征骖。
香火缘深,功名意薄,梦觉仙家雪满簪。
桐花社,喜酒边莺燕,诗外云岚。
锦堂容我清酣。
拥画烛、金钩手屡探。
怪朗吟御史,笑回红粉,送归司马,泪湿青衫。
蜀魄春多,塞鸿秋远,无限离情老不堪。
空留意,在水光山色,江北江南。

(0)

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

月似二年前好。
人比二年前老。
今夕又鲸川,但欠酒杯倾倒。
闻道。
闻道。
三径渐荒秋草。

(0)

水龙吟 郑兰玉赋蜡梅,工甚,予拾其遗意补

玉人栀貌堪怜,晓妆一洗铅华尽。
此花应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萼点驼酥,口攒金磬,心凝檀粉。
甚女贞染就,仙女绝胜,蜂儿童,鹅儿嫩。
说与玉龙莫品,怕宫波、一般流浪。
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
沉水全熏,檗丝密缀,额黄深晕。
乍燕姬未识,是花是蜡,笑偎人问。

(0)

多丽 西湖泛舟,夕归施成大席上,以晚山青

晚山青。
一川云树冥冥。
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
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
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
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
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
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
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
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