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不与乱峰群,翠气横飘截瘴氛。
龙象凄凉如欲泣,马驹蹴踏竟无闻。
浓岚散落崖间雨,泄水流来石上云。
人说早年呼蜥蜴,投符起蛰有灵文。
中岩不与乱峰群,翠气横飘截瘴氛。
龙象凄凉如欲泣,马驹蹴踏竟无闻。
浓岚散落崖间雨,泄水流来石上云。
人说早年呼蜥蜴,投符起蛰有灵文。
这首诗描绘了五泄山中岩的独特景象,以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首句“中岩不与乱峰群”以对比手法,突出中岩独立于群峰之外的姿态,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接着“翠气横飘截瘴氛”,描绘出中岩上空弥漫着一片翠绿之气,仿佛能切割开周围的瘴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龙象凄凉如欲泣,马驹蹴踏竟无闻”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中岩上的景象赋予情感色彩。龙象似乎在哭泣,马驹在跳跃却无人听见,这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浓岚散落崖间雨,泄水流来石上云”则进一步描绘了中岩周围的自然景观,浓雾如同雨水般从崖间散落,而溪流则像是云朵从石头上倾泻而下,生动地展现了山间水汽与水流的动态之美。
最后,“人说早年呼蜥蜴,投符起蛰有灵文”两句,通过民间传说的方式,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历史感。据说早年间,人们在这里呼唤蜥蜴,投符可以唤醒沉睡的生物,暗示了中岩不仅自然景观独特,还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岩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诗人柳贯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传说元素,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虫唧唧,催刀尺。念游子,泪沾臆。
冬成衣,寄北平,北平风高妾心惊。
念我夫子久作客,日日计归程。
再拜告丈人,为我寄衣到塞北。
岁岁寄衣,不见夫归。不见夫归心恻恻。
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
丈人将衣去,归客将书来。读未数行,举家悲哀。
夫子有遗言,言寄妻若子。
远客二十年,财亡身又兀。
我病尔不知时,我死尔不知日。
尔饥尔寒谁视尔,与尔永诀凭片纸。
萋若子,顿足号且呼,不见故夫,但见手书。
持书于邑,肝肠断绝。
尔病我不知时,尔死我不知日。
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妻哭夫兮,子哭父。
母哭儿孤,儿哭母苦。
三千里外雪霏霏,谁收尔骨归黄土。
《寄衣篇》【清·张作楠】虫唧唧,催刀尺。念游子,泪沾臆。冬成衣,寄北平,北平风高妾心惊。念我夫子久作客,日日计归程。再拜告丈人,为我寄衣到塞北。岁岁寄衣,不见夫归。不见夫归心恻恻。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丈人将衣去,归客将书来。读未数行,举家悲哀。夫子有遗言,言寄妻若子。远客二十年,财亡身又兀。我病尔不知时,我死尔不知日。尔饥尔寒谁视尔,与尔永诀凭片纸。萋若子,顿足号且呼,不见故夫,但见手书。持书于邑,肝肠断绝。尔病我不知时,尔死我不知日。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妻哭夫兮,子哭父。母哭儿孤,儿哭母苦。三千里外雪霏霏,谁收尔骨归黄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GUM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