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门日三朝,问安承色笑。
失常心诚忧,膳彻询所乐。
允哉风人颂,为子止于孝。
寝门日三朝,问安承色笑。
失常心诚忧,膳彻询所乐。
允哉风人颂,为子止于孝。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家庭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尤其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关怀。通过“寝门日三朝,问安承色笑”两句,展现了子女每日三次在寝门外问候父母,以父母的笑容作为回应,体现了孝顺的日常实践。接着,“失常心诚忧,膳彻询所乐”则进一步阐述了当父母身体或心情异常时,子女会感到忧虑,并关心父母的饮食喜好,确保他们得到合适的照顾。最后,“允哉风人颂,为子止于孝”表达了对这种孝行的赞许,认为这是值得歌颂和推崇的行为,强调了孝道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孝顺的日常行为,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一种赞美和传承。
当年读书山堂中,夜喜与君灯火同。
尘编壤简如蠹攻,弱质鄙钝烦磨砻。
新诗如洗露芒锋,逸气欲倒浮云骢。
轻裘肥马世上雄,吾徒一饭尝未充。
君如孔翠愁彫笼,我亦哀鸿避鸣弓。
孤城一别天西东,几见黄叶飞霜风。
寄书无由魂梦通,西望落日衔千峰。
他时云雨傥相逢,犹思惊雷起池龙。
鬼神无赖欺天公,哀哉若人竟死穷。
自闻君亡阜生胸,上诉九关无路从。
百年过眼如转蓬,梦时忧乐觉即空。
长夜漫漫何时终,作诗寄哀投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