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辟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飧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秖应惠远识渊明。
高僧辟馆坐诸生,夜久亦闻弦诵声。
物外喜君能笔砚,尘中愧我漫簪缨。
钵飧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
他日篮舆莲社约,秖应惠远识渊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寄昙晦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赏之情的诗句。
“高僧辟馆坐诸生”,描绘出一个场景:在高僧的书房里,众弟子围坐在一起。这不仅仅是空间的描述,更透露出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夜久亦闻弦诵声"则表明诗人在长夜中仍能听到琴瑟的弹奏之声,这些声音构成了书房里的背景音,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着,“物外喜君能笔砚”和“尘中愧我漫簪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与自我反省。"物外喜君能笔砚"意味着诗人对于朋友能够超脱世俗,专心于文墨的追求感到欣慰;而"尘中愧我漫簪缨"则是诗人对自己在红尘中的游走,不够专注和纯粹表示出自责之情。
“钵飧尚返慈乌哺,囊句时为老凤鸣”这两句则充满了深厚的情感。"钵飧尚返慈乌哺"中,“钵飧”指的是僧侣的食物,而“慈乌哺”则是对朋友温暖如母爱的赞美;"囊句时为老凤鸣"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像老凤那样,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后,“他日篮舆莲社约,秖应惠远识渊明”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篮舆莲社约"表明有一个文学社团的聚会,而“秖应惠远识渊明”则是希望朋友能够理解并赞赏那些深奥、难以明白的智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精神上的追求。
春色不自惜,落花如许愁。
晴天一望远,漕水十分流。
每绕长堤去,频因好句留。
相随觅季主,不必贷河侯。
论极文章秘,居兼竹石幽。
和风落香烬,晚日泛茶瓯。
壮节知无用,诸儒误见收。
江山亦在眼,岁月忽忘忧。
南郭今丧我,长卿仍倦游。
漫成长韵律,胜与小蛮讴。
簿领憎频过,尘埃懒再谋。
何须五湖口,风雨转船头。
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
长河已万折,险路复千盘。
坎壈深藏步,岑嵚稳转鞍。
谁知守樗散,略不误泥蟠。
末学多乖谬,微躯寔控抟。
小儿成顶领,烈士吐心肝。
许下少文举,吴中无伯鸾。
直须识根柢,始是极波澜。
念此欲谁语,想公还自宽。
屡成长剑倚,得洗夜虫酸。
解后终年别,殷勤一笑欢。
已除舌本强,仍斲鼻端漫。
直节群公念,高名四海间。
相期更无事,所祝在加餐。
晚日留残雪,春雷续浅寒。
欲行殊未必,坚坐只长叹。
不厌道里远,敢辞裘褐单。
却寻三语掾,重对两蒲团。
剩欲洗胸次,先留倒笔端。
何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寄唐充之二十韵》【宋·吕本中】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长河已万折,险路复千盘。坎壈深藏步,岑嵚稳转鞍。谁知守樗散,略不误泥蟠。末学多乖谬,微躯寔控抟。小儿成顶领,烈士吐心肝。许下少文举,吴中无伯鸾。直须识根柢,始是极波澜。念此欲谁语,想公还自宽。屡成长剑倚,得洗夜虫酸。解后终年别,殷勤一笑欢。已除舌本强,仍斲鼻端漫。直节群公念,高名四海间。相期更无事,所祝在加餐。晚日留残雪,春雷续浅寒。欲行殊未必,坚坐只长叹。不厌道里远,敢辞裘褐单。却寻三语掾,重对两蒲团。剩欲洗胸次,先留倒笔端。何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https://shici.929r.com/shici/8KL79ze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