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汉廷昔日东门尉,闭关夜半惊舆卫。
天子前驱不敢呵,将军严令谁知畏。
男儿立勋在及时,致身岂必拘名位。
五侯七贵生雄风,朝朝游猎陵园空。
云随七宝香车客,尘满千金玉色骢。
道遇公卿不低首,杀人都市俱白手。
岂无司?与金吾,尽在门前备奔走。
呜呼贵贱安足凭,直躬自古为希有。
君不见汉廷昔日东门尉,闭关夜半惊舆卫。
天子前驱不敢呵,将军严令谁知畏。
男儿立勋在及时,致身岂必拘名位。
五侯七贵生雄风,朝朝游猎陵园空。
云随七宝香车客,尘满千金玉色骢。
道遇公卿不低首,杀人都市俱白手。
岂无司?与金吾,尽在门前备奔走。
呜呼贵贱安足凭,直躬自古为希有。
这首诗《读汉史》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对汉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地位与个人品质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君不见”开篇,引出对汉廷昔日东门尉的描述,通过“闭关夜半惊舆卫”的场景,展现其身份的特殊与行动的隐秘。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天子前驱不敢呵”与“将军严令谁知畏”,揭示了权力与威严的双重面相,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男儿立勋在及时,致身岂必拘名位”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个人价值与成就的重要性,不应仅仅局限于官位和名声。随后,诗人通过“五侯七贵生雄风,朝朝游猎陵园空”描绘了权贵们的奢华生活与荒淫无度,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云随七宝香车客,尘满千金玉色骢”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权贵们乘坐豪华车辆、骑乘名马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奢侈生活的批判。而“道遇公卿不低首,杀人都市俱白手”则展示了主人公的傲骨与勇气,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屈服,即使在都市中也能独善其身,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岂无司?与金吾,尽在门前备奔走”一句,暗示了主人公身边有司与金吾(古代负责警卫的官员)的保护,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他内心的独立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真正人格独立与道德坚守的赞美。
“呜呼贵贱安足凭,直躬自古为希有”作为结语,诗人发出感慨,指出在权力与地位面前,真正的正直与忠诚才是最宝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深刻探讨了人性、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