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霁云庙》
《南霁云庙》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古风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

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

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

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

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0)
鉴赏

这首诗《南霁云庙》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描绘南霁云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忠勇将领的深切敬仰与惋惜之情。

诗中开篇“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南霁云面对强敌时的愤怒与决心,预示了他将要采取的行动。接着,“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南霁云在战斗中的英勇牺牲,以及他的壮举对周围民众心灵的震撼,使得整个城市为之动容。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进一步赞扬了南霁云的忠诚与勇气,即使面临死亡,也绝不屈服。然而,“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则表达了对未能亲手消灭敌人遗憾,以及对南霁云热血满腔、为国捐躯的深深惋惜。

后半部分“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强调了南霁云的事迹虽已过去千年,但其忠义之气依然令人敬畏,如同庙宇中的棹楔,永远铭记着他的英勇。殿壁上绘制的睢阳城图景,以及张巡、许远等人的形象,象征着他们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指出评价一个人不应仅以其生死为标准,南霁云等人在保卫江淮地区的功绩是难以磨灭的。然而,“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则表达了对朝廷未能妥善对待这些忠臣良将的不满,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感慨,漳水至今仍在呜咽,似乎也在诉说着这段历史的悲凉。

综上所述,《南霁云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不仅歌颂了南霁云等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思考,以及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道中憩废寺三首·其三

宝地元虚寂,金仙合杳冥。

空林沈紫翠,画壁落丹青。

羁旅暂投迹,残僧一启扃。

迷方随处是,含意讯山灵。

(0)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六

腕困置扇坐,鲜袿苦汗涴。

欢言勿懊恼,三伏已将过。

(0)

游华氏延绿阁赠海初前辈四首·其四

萧萧云壑带茅茨,韵事还兼笔一枝。

画不求工才入妙,官因遗爱去留思。

箧留先业买山券,袖有贫交乞米书。

期许初心原不负,耕桑也是报明时。

(0)

城东避暑次廉伯陆先生元韵二首·其二

暑气蒸人欲濯川,群公郊野喜镳连。

追凉合坐池边树,医俗还寻竹里廛。

耕凿不知恩似海,笑谈忘却日如年。

诗成东阁翘材馆,留与君家作胜传。

(0)

再游惠山

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

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

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

(0)

答与新弟题蓉湖庄四首即次其韵·其四

近郊近郭即山林,人境吾庐不解深。

风自掩门云自锁,飞飞鸥鹭共相寻。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