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
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
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
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
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
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
这首明代华善述的《再游惠山》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惠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尘世喧嚣的超脱。
首句“山色炤西津”,以“炤”字生动地描绘出山色映照在西边渡口的情景,展现出山色的明亮与壮观。接着,“重来不出旬”表明诗人并非首次来访,而是再次造访,时间不长,却足以留下深刻印象。
“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渴望远离尘世烦恼的心愿。这里的“云石”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纯净,而“风尘”则比喻世俗的纷扰与尘埃。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描绘了泉水依旧清澈寒冷,如同往昔,而松树在傍晚时分绽放出春日般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美丽与生命力。
最后,“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以九龙比喻山中之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句诗鼓励人们在追求生活的同时,也要学会放下,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尘世生活的超然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宦海久无迹,风霜将奈何!
起看天尺五,敢谓地无多。往事谁能忆?
高情自可歌。年年当此日,载酒一相过。
山有木兮木有犀,其花长秋何皑皑。
灵芝三秀书上瑞,曾不及尔常芬菲。
初疑师文叩弦发清商,无射应律变四时。
又疑女夷司花窃天和,使尔枝格生妩媚。
物生根拨真自异,天情岂得为尔私。
蟾宫别种万万古,不与草木同凋萎。
安得灵风锵然驾鸾翼,与尔上结青云知。
使君足下远游履,茇涉湘潭数千里。
江南柳色共依依,亲老家贫须禄仕。
昔年裤褶作巡官,矢箙弓櫜悬豹尾。
于今九九学算术,却执牙筹筦州市。
炎洲蜑人卉为服,西域贾胡珠作珥。
巴賨奇货积如山,贱者翠毛兼象齿。
千万人中生俊杰,识时所务非俗士。
与民尽用一分宽,粗给官常斯可矣。
君家五世皆达官,节槩两朝无比儗。
况尔诸孙有祖风,为国理财聊小试。
扬子江头春雨深,杯行未尽离歌起。
安得相从到楚乡,澧有兰兮沅有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