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
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
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
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
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所作的《浮云道院诗》系列中的第五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人生与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世俗物质追求的反思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常常被物质世界所役使,失去了自我,变得随波逐流。"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下,心灵迷失,如同生活在日夜不分的混沌之中。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消极的感慨,"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他意识到只有当心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新的震撼。"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这句寓言性很强,意味着只有超越世俗的束缚,拨开浮云,才能见到真正的壮丽山川——嵩华,象征着精神上的觉醒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话杀浑閒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
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
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
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卧百尺、高楼斗绝。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壮士泪,肺肝裂。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