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轲。
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课。
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意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轲。
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课。
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意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沉迷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士人,对功名利禄并不感冒,宁愿过着清贫自得的生活。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知识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轒" 句子描绘了一种普遍现象,即普通百姓生活困苦,而官员们却在权力和财富中越陷越深。接着的 "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表明诗人宁愿回归自然,用简单的食物来充实肚子。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这种追求对他来说就像是被捆绑的手脚,限制了他的自由。下一句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描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即使是国家赐予的米,也不过是为了果腹而已。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课" 这里的 "老胥" 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沉浸在古籍之中,而不愿意去应对官场中的种种考验。"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句子表达了对于复杂的礼仪和法律的反感。
接下来的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描述了一种对传统知识的渴望,但又感到力不从心,只好将书籍当作枕头。"朋游久益落,蹭蹭自老大" 这里可能是在感叹世事无常,友情和年华都在流逝。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这句话表达了对晚辈的关心和教育之意。诗人希望通过言传身教来减轻他们的忧愁。接着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可能是在赞美某位青年才俊,他们或许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这两句中 "新诗" 指的是新颖的诗歌风格,而 "珠玉落欬唾" 则是对那些流于表面的浮华之词的轻蔑。下一句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表达了对于古典文学的怀念和重视。
最后 "子意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是诗人对后人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学术追求能够得到认同,并为之庆幸。这一系列的自我安慰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构成了这首诗深邃而宁静的内核。
又是秋来矣。乍回头、悠悠长日,去如流水。
不觉西风吹老至,华发星星添几。
思往事、潸然出涕。
我自多愁泪洗面,问天公、何苦愁如此。
下一夜,霖铃雨。声声滴碎惊秋耳。
助凄凉、三年客舍,故乡千里。
白首冯郎休说恨,尚对孺人稚子。
恨莫恨、别离生死。
不信愁人愁不寐,但愁魂、缭绕残灯里。
听漏点,三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