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浦莲近拍.夏日寓吴门花溪草堂与西溟夹水而居赋示西溟》
《隔浦莲近拍.夏日寓吴门花溪草堂与西溟夹水而居赋示西溟》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隔浦莲近拍

玲珑云水几处,借我闲消暑。

掠槛沙鸥过,潭香触,碎成雨。千顷风荷举,红妆嫭。

缃菂中心苦,最怜汝。披襟脱帽,新凉随意搴取。

松风细响,绿雪暗翻花乳。林际濛濛皓月吐。

四鼓,隔波尚有人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吴门花溪草堂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凉的夏日氛围和自然之美。开篇“玲珑云水几处”,以玲珑二字形容云水之态,既表现了云水的轻盈灵动,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借我闲消暑”,直接点明了夏日避暑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掠槛沙鸥过,潭香触,碎成雨”一句,通过沙鸥掠过栏杆、潭水香气引发的雨滴,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既有动态的美感,又有静态的诗意,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千顷风荷举,红妆嫭”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荷塘的壮丽景色,千顷荷叶随风摇曳,红妆女子在其中显得格外娇艳,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缃菂中心苦,最怜汝”这一句,通过对比缃菂(一种花卉)中心的苦涩与诗人对其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中苦涩与美好并存的思考。

最后,“披襟脱帽,新凉随意搴取。松风细响,绿雪暗翻花乳。林际濛濛皓月吐。四鼓,隔波尚有人语。”描绘了诗人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披襟脱帽,感受新凉,聆听松风细响,欣赏绿雪翻滚的花乳,皓月从林际升起,四更时分,波光粼粼的水面传来交谈之声,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和谐、宁静、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闲适、自在状态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冬夜示敏巢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

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0)

清如玉壶冰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

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

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

怯对圆光裹,妍蚩自此呈。

(0)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其四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0)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0)

过故友居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0)

木兰花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此情谁信为狂夫,恨翠愁红流枕上。

小玉窗前嗔燕语,红泪滴穿金线缕。

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