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吴和二绝·其一》
《答吴和二绝·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

问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0)
注释
三间浰水:三间房子位于浰水旁边。
小茅屋:简陋的小屋。
麻田新草堂:麻田中新建的堂屋,可能指的是较大的住所。
问我:询问我。
秋来气如火:秋天的气候异常炎热。
此间:这里。
何事:什么事。
得安康:能够保持安康。
翻译
三间小屋建在浰水边,不像麻田新草堂宽敞。
有人问我为何秋天还热似火,这里究竟怎样才能安宁康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答吴和二绝(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三间浰水小茅屋"形象地展现了居住环境的质朴与宁静,与"麻田新草堂"相比,更显自然与简陋,却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恬淡之感。

"不比麻田新草堂"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赏,暗示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下来的"问我秋来气如火"则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秋季的热烈,可能是天气炎热,也可能是内心的激情,反衬出诗人在此处心境的清凉。

最后两句"此间何事得安康",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揭示了他在这里感受到的安宁与健康并非来自外在的环境,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知足。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翠云堂

冒雨来灵沼,开晴坐翠云。

八窗延霁景,双桧谡寒氛。

塔影中峰矗,铃声下界闻。

心閒何所托,竹素挹清芬。

(0)

拟花朝离合古人名二绝·其一

草向秀坪轻染色,柳和凝霭淡拖姿。

山居易觉春光好,心若虚舟不繫时。

(0)

燕肃春山图

可望春山万景赅,高人策杖共徘徊。

恰如摩诘尺鱼寄,招得关中裴迪来。

(0)

登凤凰阁

层甍建置忆当时,表里山河座下披。

鼾睡岂能容榻侧,纵观直欲奄天涯。

九秋如昔风光好,百岁而今户口滋。

繁似京华非不美,俗漓用此为萦思。

(0)

大宁城览古·其四

蹑后燕师虑患深,魏邛会饮早成擒。

南中燕雀真堪笑,方建皋门及正心。

(0)

招凉榭

嘉荫之下芳草多,塞水无定流成河。

西峰遮夕阳,北谷来风凉。

三间虚榭堪徜徉,万民疾苦吾心藏。

於此聊以验岁月,亦不自道傲羲皇。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