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衙蝶阵数昌昌,催得春光去渺茫。
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
已排绮句吟韶景,怯著轻衫试晓凉。
底识清和好时节,即看亚陇半青黄。
蜂衙蝶阵数昌昌,催得春光去渺茫。
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
已排绮句吟韶景,怯著轻衫试晓凉。
底识清和好时节,即看亚陇半青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
首联“蜂衙蝶阵数昌昌,催得春光去渺茫”以生动的比喻,将蜜蜂忙碌的场景比作衙门的繁忙,蝴蝶成群飞舞,仿佛在催促春天的离去,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这里的“昌昌”不仅形容了蜂蝶的活跃,也暗示了春天生命力的旺盛。
颔联“墨沼云浓凝絮雨,筠帘风细引松簧”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墨沼云浓,暗示雨水增多,凝絮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雨滴如雪花般轻盈落下;筠帘风细,通过轻柔的春风,引出了松簧的摇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预示着春天的温柔即将被夏天的热烈所取代。
颈联“已排绮句吟韶景,怯著轻衫试晓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珍惜。绮句,指的是华美的诗句,这里指诗人已经创作了许多赞美春天的佳句;怯著轻衫试晓凉,则是说在尝试穿上薄衣感受清晨的微凉,既是对春天温暖的依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夏日的些许畏惧。
尾联“底识清和好时节,即看亚陇半青黄”则点明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期待。底识,意为是否知道或理解,这里表达了对当前时节的深刻体悟;清和,指的是清明和暖的天气,好时节则是对当前美好时光的赞美;亚陇半青黄,则是形象地描绘了田间作物生长的景象,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末期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