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旂常泽在民。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
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旂常泽在民。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
这首挽词颂扬了鲁国宣靖鲁公的崇高德行与深远影响。首句“三朝辅翊秉鸿钧”描绘了鲁公在多个朝代中担任重要辅臣的角色,以其智慧和力量平衡国家政局,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接着,“功在旂常泽在民”赞扬了鲁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在于他深得民心,以实际行动惠及百姓,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两句,运用典故,暗示鲁公如同古代圣贤一般,既有帝王之师的风范,又有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通过“黄石”和“赤松”的象征,表达了鲁公既能在尘世间发挥重要作用,又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则赞美鲁公一生达观,晚年享受着长寿带来的幸福,同时在辞世时也显得超然物外,仿佛是完成了一段伟大的使命,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怀念。
最后,“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将鲁公比作历史上的贤者,暗示他的美德和成就将被后世铭记,如同陉山一样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而他所开创的辉煌也将由后来的贤能之人继续传承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鲁国宣靖鲁公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传递了对于高尚品德与卓越贡献的敬仰之情。
汉代衣冠盛,尧年雨露多。
恩荣辞紫禁,冰雪渡黄河。
待诏孤城启,宣风万岁和。
今宵燕分野,应见使星过。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