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故缁髡,墨名乃儒行。
遁迹鹦鹉洲,观空照心镜。
禅悦每临池,作草银钩劲。
游戏竹下吟,林鸟久相应。
一归祗陀园,何时还出定。
道人故缁髡,墨名乃儒行。
遁迹鹦鹉洲,观空照心镜。
禅悦每临池,作草银钩劲。
游戏竹下吟,林鸟久相应。
一归祗陀园,何时还出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莲道人的僧侣形象,他以黑衣为常服,却在行为举止上展现出儒家的风范。他隐居于鹦鹉洲,心灵如同明镜般清澈,专注于禅修与书法,以银钩劲健之笔作草书,仿佛在竹林间吟唱,引来林中鸟儿应和。最后,他归于祗陀园,似乎在冥想中进入了长久的宁静状态。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白莲道人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其内心世界平静、和谐的向往。诗中的场景描绘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匹马,何处是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