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获陟釐,两幅珍琼玖。
锦囊藏其一,说项创吾口。
西清有典司,检点所弆守。
五番裒时对,谓是束置久。
谁知为海苔,徒观粗且厚。
恐不宜墨卿,未敢供几右。
新获与兹同,呈览听去取。
抚掌冁然笑,天府何不有。
或又当面失,奚藉不胫走。
抑且瞿然惧,将毋人似否。
南巡获陟釐,两幅珍琼玖。
锦囊藏其一,说项创吾口。
西清有典司,检点所弆守。
五番裒时对,谓是束置久。
谁知为海苔,徒观粗且厚。
恐不宜墨卿,未敢供几右。
新获与兹同,呈览听去取。
抚掌冁然笑,天府何不有。
或又当面失,奚藉不胫走。
抑且瞿然惧,将毋人似否。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再咏侧理纸》。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侧理纸的鉴赏过程和情感体验。
首句“南巡获陟釐,两幅珍琼玖”,开篇即以南巡之行引入,通过获得两幅珍贵的侧理纸,表达了对这些艺术品的珍视之情。接着,“锦囊藏其一,说项创吾口”两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将其中一幅放入锦囊中珍藏,而另一幅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他的话语变得生动有趣。
“西清有典司,检点所弆守”表明这些珍贵的侧理纸被妥善保管在西清宫的典藏处。“五番裒时对,谓是束置久”则说明诗人曾多次与这些纸张相对,认为它们已被束之高阁许久,未得充分展示其价值。
然而,“谁知为海苔,徒观粗且厚”,诗人发现这些纸张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海苔纸,并非想象中的珍贵材料,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恐不宜墨卿,未敢供几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纸张是否适合用于书写墨迹的谨慎态度。
接下来,“新获与兹同,呈览听去取”表明诗人又得到了与之前相似的侧理纸,并邀请他人一同欣赏,听取他们的意见。“抚掌冁然笑,天府何不有”一句,诗人因意外发现真正的珍贵侧理纸而感到欣喜,仿佛找到了宝藏一般,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声。
最后,“或又当面失,奚藉不胫走。抑且瞿然惧,将毋人似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可能再次错过真正珍品的担忧,以及对于是否有人能理解并珍惜这些艺术品的疑虑。
整首诗通过对侧理纸的鉴赏过程和情感体验的描绘,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艺术的敏锐感知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大雪冻不死,秋风吹不开。
许大天地间,受得一气呆。
生意在根本,肯趁阳和回。
要从梅兄游,一笑霜雪堆。
六花已飞舞,槁悴如根荄。
下有返魂香,英英死不摧。
老仙造化手,妙处能夺胎。
唤醒万黄金,桃李皆奴侪。
对花酌老仙,高致谁能陪。
东篱有佳人,万些招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