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一》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糵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深秋时节玉溪村中梅花早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的惊叹与沉醉。首联“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以霜降后的晴朗天气和村庄为背景,突显了梅花在寒意中绽放的早熟,令来访者为之倾倒。

颔联“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山中有人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凝视,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孤高与神秘。接下来的颈联“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描绘了梅花所在环境的清幽,竹篱环绕,仿佛通往仙界。

尾联“落身曲糵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写诗人独自面对盛开的梅花,虽有酒却未及温热,流露出淡淡的孤寂。然而,“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则转而描绘了月光洒在梅花上的静谧画面,诗人醉卧其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诗意。

最后两句“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诗人将自己比作进入仙境的仙人,门前鞋子堆积,暗指访客众多,表达了对梅花的极高评价。诗人欣喜之余,创作出美妙绝伦的诗句,感叹“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即事

吾老何辞惫,游闲白日宜。

全身非马足,裹肉是鸡皮。

笔为钞书秃,窗缘看竹移。

偶然闻剥啄,顿起鹿门期。

(0)

张春野训果儿有作韵酬之

此心提醒要惺惺,百万军中鼓吹鸣。

才有一毫私意蔽,便应千变恶机形。

斋持务使神明守,培养先从定静生。

圣训昭昭如白日,毋劳旁事短长铭。

(0)

初寒自述示元肃

西风吹细雨,短榻怯青绫。

多病如衰老,清闲似懒僧。

灶留烧药火,窗废读书灯。

江上芙蓉发,看花策瘦藤。

(0)

夏日

夏日诚堪畏,朝来照满扉。

行天如火赤,愈觉助炎威。

(0)

连夜得有关晓因之梦八首·其七

那知仍是梦中人,只道如仙现厥身。

从此红颜能永驻,世间不更有残春。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八十五

恨石空衔莫补天,推波翻欲浸桑田。

任他如梗随流去,袍笏凭人一线牵。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