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意神灵宅,衰年得暂经。
风沙三百里,一片马头青。
空曲盘龙虎,觚棱挂斗星。
白云朝暮起,常护纪功铭。
岂意神灵宅,衰年得暂经。
风沙三百里,一片马头青。
空曲盘龙虎,觚棱挂斗星。
白云朝暮起,常护纪功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岂意神灵宅”,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泰山这一自然奇观的惊讶与敬畏,将其比作神灵的居所,流露出对泰山神圣地位的崇敬之情。
“衰年得暂经”一句,透露出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有幸亲临泰山,体验其壮丽景色的欣喜与满足。
接下来的“风沙三百里,一片马头青”两句,通过描述泰山周边的环境,展现了其辽阔与雄伟。风沙弥漫,却在远处展现出一抹青色,这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地理特征,也暗示了泰山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空曲盘龙虎,觚棱挂斗星”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盘旋的龙虎,觚棱则象征着山峰的尖锐,斗星则代表了天空的璀璨,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壮观景象。
最后,“白云朝暮起,常护纪功铭”两句,以白云的起落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泰山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守护着过往的功绩与纪念。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历史文化的厚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尼邱降神圣,鸿化流无疆。
三迁毓明德,重光丽秋阳。
周辙竟不西,斯贤复遑遑。
坐令百代下,掩卷悲齐梁。
博士几叶孙,逢时迈虞唐。
通籍联禁从,鸣玉司烝尝。
仍于报功典,再衍酬恩章。
煌煌紫鸾书,照耀东山傍。
逝者不可作,萱枝独芬芳。
永怀五鼎意,先后同悲凉。
予亦章甫士,诗书沐馀光。
顾兹盛明典,何以称褒扬。
共惟神明胄,允矣万夫望。
惟圣始孝弟,惟皇眷忠良。
怀哉复何言,尔祖训有常。
大人值兴运,避地开东藩。
八条一以施,礼俗仪中原。
燕满中扰乱,淳风久仍存。
流传扶馀慈,至性天所惇。
真德颂唐运,金石振清温。
至今云海上,想象扶桑暾。
皇帝膺宝历,威德被鱼豚。
维东实首顺,圭组继胀膰。
赴告谨终始,宠数亦殷繁。
皇皇使者车,中天下旂幡。
共瞻天人姿,照耀东海垠。
宇宙有大界,中华有常尊。
奉使固有体,专对非徒言。
春风海山道,注目盼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