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夜见卜何祥,宝剑磨成杂耿光。
不分匈奴长犯塞,誓心擒灭左贤王。
彗星夜见卜何祥,宝剑磨成杂耿光。
不分匈奴长犯塞,誓心擒灭左贤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炼所作的《漫兴三首(其二)》。诗中以彗星和宝剑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以及对英雄豪杰擒敌制胜的决心。
首句“彗星夜见卜何祥”,描绘了夜晚天空中出现彗星的景象,古人常将天象变化视为预示人间大事的征兆,此处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即将发生,或预示着国家将面临重大挑战。
次句“宝剑磨成杂耿光”,通过描述宝剑被精心打磨,发出耀眼光芒的情景,象征着准备充分、斗志昂扬的勇士形象。宝剑不仅是武器,也象征着决心与力量。
后两句“不分匈奴长犯塞,誓心擒灭左贤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安全的担忧和对英雄豪杰的期待。这两句强调了对匈奴侵犯边塞的不满,以及对擒获并消灭敌方重要将领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表达,反映了明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