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慕清华,未尝废奔走。
闻言京洛客,年命亦有偶。
一自罹风尘,栖栖笑生亩。
置身苦未遂,预恐成老丑。
落日穷巷中,流光照虚牖。
持编映檐隙,妻孥哂其后。
朝齑不盈餐,夕枕讵贴首。
苦觅后世名,其人骨先朽。
昔余慕清华,未尝废奔走。
闻言京洛客,年命亦有偶。
一自罹风尘,栖栖笑生亩。
置身苦未遂,预恐成老丑。
落日穷巷中,流光照虚牖。
持编映檐隙,妻孥哂其后。
朝齑不盈餐,夕枕讵贴首。
苦觅后世名,其人骨先朽。
这首诗名为《杂诗(其二)》,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首句“昔余慕清华,未尝废奔走。”点明了诗人过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懈努力。接着,“闻言京洛客,年命亦有偶。”通过听说京城的客人,暗示了人生的偶然性和复杂性。随后,“一自罹风尘,栖栖笑生亩。”描述了诗人因遭遇世事的磨难而感到疲惫和无奈,只能在乡间田亩中寻求安慰。接下来,“置身苦未遂,预恐成老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忧虑,担心自己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衰老丑陋。
“落日穷巷中,流光照虚牖。”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诗人独自坐在破旧巷道中的画面,周围只有微弱的光线照亮着空荡的窗户,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持编映檐隙,妻孥哂其后。”写出了诗人读书时的情景,妻子儿女在一旁嘲笑,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矛盾与尴尬。最后,“朝齑不盈餐,夕枕讵贴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艰难,每天的食物不足,夜晚只能勉强靠着枕头休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诗中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