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二竹》
《蝶恋花·其二竹》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曲径扶疏栖凤羽。细数花阶,露冷桃枝聚。

历乱湘妃罗袜步。斑斑泪点浑难睹。

拂袖檀栾低映户。绿荫葳蕤,柯笛森如许。

仙人坛石遥相顾。琅玕粉拂红妆妇。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其二·竹》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以竹为题,描绘了竹林的清幽与雅致。

首句“曲径扶疏栖凤羽”以曲径通幽的景象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片静谧的竹林之中,凤羽般的竹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细数花阶,露冷桃枝聚”,将视线转向竹林中的小径,露珠在清晨的寒意中凝结,桃树枝头似乎也聚集了露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湿润感。

“历乱湘妃罗袜步。斑斑泪点浑难睹。”此处运用了湘妃的典故,湘妃是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女神,她们的泪水化为了斑驳的竹节,这里借以形容竹子上的斑点,既是对竹子自然美的描绘,也暗含了一种哀愁的情感。接着,“拂袖檀栾低映户。绿荫葳蕤,柯笛森如许。”描述了竹子轻轻摇动时,绿影婆娑,仿佛在低语,柯笛(竹笛)的声音在茂密的竹林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最后,“仙人坛石遥相顾。琅玕粉拂红妆妇。”将竹林与仙人的世界联系起来,仙人坛石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与竹林遥相呼应,而“琅玕粉拂红妆妇”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洁白与女性的柔美,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与深邃之韵,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七十六

八月河汉近,凉蟾辉太清。

窗户纱已薄,草木风有声。

所喜暑云退,不惮岁徂征。

招客对晚色,酒与月同倾。

(0)

病起有感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忧乐称华颠。

因知不误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

生死去来浑付梦,火风煎迫谅非坚。

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

(0)

杂诗二十七首·其十八

飞去莺儿黄一点,压低梅子绿团枝。

钩窗捲箔凉生坐,但觉新阴转影迟。

(0)

哨遍.东坡采归去来词作哨遍,音调高古。双溪居士括赤壁赋,被之声歌,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0)

临江仙.明远楼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佳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0)

秋夜宿学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