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0)
注释
台岭:山岭。
奇树:奇特的树木。
佳名:美名。
世未知:世人不知晓。
纤纤:细长。
疑:似。
大菊:大菊花。
落落:稀疏。
照日:阳光照射。
含金:闪烁金色。
笼烟:笼罩烟雾。
淡翠:淡雅翠绿。
勿言:不要说。
人去晚:来得晚。
岁寒期:寒冬时节。
翻译
山岭上生长着奇特的树木,世间对其美名却鲜为人知。
它们细长如大菊花,稀疏似松树枝。
阳光照射下,它们闪烁着金色光辉,笼罩在烟雾中则显出淡雅翠绿。
不要说因为来得晚,它们仍有寒冬时节的坚守期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两句,设定了一个未被世人熟知的幽深之地,那里的树木奇特而又不为人知。这既展现了诗人的发现和欣赏,也映射出一种隐逸的情怀。

接着“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和松针的形态,“纤纤”二字传达了一种柔美而又轻盈之感,而“落落”则给人以松针飘落的生动印象。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更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欣赏。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两句,则描绘出阳光与晨雾交织的美丽画面。“照日含金晰”一句,将日光透过树木后的景象比作金色之物,不仅形容了明媚的阳光,也渲染出了诗人对这景色的赞美。紧接着“笼烟淡翠滋”,则是描绘出晨雾轻薄地笼罩着一切,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柔和的感觉。

最后,“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两句,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虽然时光不再,但诗人仍然希望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急于告别,因为还有未来的日子可以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九十六

人皆竞赏中秋,惟有山僧不管。

大都天上月圆,只是寻常月半。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八

瞿昙瞬目,迦叶破颜。山僧闻得,咬定牙关。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八

现前三昧,了无向背。雪压楼台,风号松桧。

(0)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一

雪山六年冻不死,一麻一麦饿不死。

无端更道悟明星,跶倒至今扶不起。

普贤蹙頞,文殊偷喜。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四十八

东边有知事,西边有头首。

山僧赢得倚栏干,尽日仰头看云走。

(0)

言法华赞

褰裳而趋,或然而住。咄咄书空,喃喃独语。

尽语渠侬转法华,知得身心在何处。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