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
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
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
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
这首诗《雪竹(其三)》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雪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首句“画成雪竹太萧骚”,开篇即以“雪竹”为题,点明主题,同时通过“太萧骚”一词,营造出一种孤高冷寂的艺术氛围,暗示了雪竹在严冬中的独特风姿与孤傲气质。
次句“掩节埋清折好梢”,进一步描绘了雪竹的形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掩节”、“埋清”、“折好梢”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雪竹在风雪中坚韧不拔、顽强生长的姿态,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斗争的寓意。
后两句“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则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雪竹的描绘之中。诗人以“独有一般”自比,表达了自己与雪竹之间存在着某种共鸣或相似之处,这种共鸣不仅仅是外在形象上的相似,更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契合。而“积高千丈恨难消”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挣扎,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情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描绘了雪竹的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自我情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梦里遇奇士,高楼酣且歌。
霸图轻管乐,王道探丘轲。
大指如符券,微瑕互琢磨。
相知殊恨晚,所得不胜多。
胜算观天定,精忠压虏和。
真当起莘渭,何止复关河。
阵法参奇正,戎旃相荡摩。
觉来空雨泣,壮志已蹉跎。
逢水逢山到处留,可怜身世寄孤舟。
一汀蘋露渔村晚,十里荷花野店秋。
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
煌煌太白高千丈,那得功名取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