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音诗》
《海音诗》全文
清 / 刘家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秋成争唱太平歌,谁识雈苻警转多。

尾压未交田已做,却抛耒耜弄干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批判。

首句“秋成争唱太平歌”,描绘了丰收季节人们欢庆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然而,紧接着的“谁识雈苻警转多”一句,转折突兀,揭示了表面的祥和之下隐藏着更多的危机与不安。雈苻,古代的一种警报信号,这里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和警醒。这句诗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时期,社会的隐患与问题并未减少,反而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加剧。

“尾压未交田已做”,形象地描述了社会矛盾的积累与爆发。这里的“尾压”可能暗指统治者的压迫或不公,“未交”则意味着矛盾尚未公开化,但已经到了难以忽视的程度。“田已做”则比喻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行动,暗示了社会的紧张局势已经影响到了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最后一句“却抛耒耜弄干戈”,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它直接点明了人民从和平的劳动状态转向了对抗与冲突,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动荡的残酷现实。耒耜是古代农具,象征着劳动与和平;干戈则是武器,代表了战争与暴力。这一转变不仅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转变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的强烈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社会动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作者对于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刘家谋
朝代:清   字:仲为   籍贯: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生辰:1813~1853年

苞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猜你喜欢

和范学士韵·其三

日华苒苒在波澜,水色依依照面颜。

汉上仙槎浮八月,海中金阙隐三山。

芙蓉开席成阴处,杨柳维舟倒影间。

景物向人情不浅,频将风月送公还。

(0)

再呈通判承议·其一

山边置酒水边行,鱼鸟于人各有情。

终世果能著几屐,此时聊可濯吾缨。

启期拍手誇三乐,渔父张颐笑独清。

四海一舟归未得,低徊长恐负平生。

(0)

奉怀深父学士友兄·其二

看山更饱更无厌,野色虽寒亦不嫌。

风作浪头高突兀,云埋雨脚细廉纤。

一双远岸钓鱼艇,三尺近村沽酒帘。

海上浮舟忆彭蠡,门前栽柳旧陶潜。

(0)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焜耀昔所未见正夫因约赋诗

夜凉月色清如水,天静无风尘不起。

移酒近花坐明月,画烛横斜插花里。

月寒烛艳花淡薄,意思相疑不相似。

一下一高总能见,半白半红浑可喜。

时有幽香闇着人,更分疏影低临水。

密如云雾即成阴,团作珠玑看结子。

异时尚拟与君醉,景物更作今日比。

富贵功名是底物,人生百年行乐耳。

(0)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

(0)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三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