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三》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元宵节时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但诗人却在喧嚣之外,寻找着一种淡泊而高雅的情趣。

首句“灯火熏天处处同”,以“熏天”形容灯火之盛,渲染出元宵节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场景。接着,“暗游应避柏台骢”一句,巧妙地将游人避开喧嚣的场景,想象他们在幽静之处漫步,与灯火辉煌的世界形成对比,暗示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喧闹之外、淡泊之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繁华与喧嚣之外,诗人发现了更多值得珍惜的美好,这种高雅的情趣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哲学。

后半部分,“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日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以及对过去丰收年景的怀念。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知道友人尚未南下,于是期待着友人归来,一同分享生活的乐趣,如同大雁般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寓意着友谊的永恒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自然和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浣溪沙

何处春娇晚晕多。分梢新月浅檀蛾。

千金一斛带青螺。

情泪乱抛红瑟瑟,梦云深锁碧蛾蛾。

细腰肠断掌中歌。

(0)

望仙门.水仙

依依楚月傍孤芳。梦魂长。盈盈罗袜忆三湘。

恼人肠。解佩春潇索,携琴夜色凄凉。

烟波风月两茫茫。两茫茫。剩有雪中香。

(0)

念奴娇·其六悼亡

啼猿声里,正萧疏一片,霜天秋色。

弦续鸾胶看两两,比翼连枝无别。

洛浦珠沉,湘灵瑟冷,剩有寒螀咽。

钟情我辈,那堪兰蕙重折。

回首灯火春宵,茗炉佳夕,鸳枕偎犹热。

留得零香馀粉在,种就柔肠千结。

为问飞琼,还归天上,可忆来时节。

蚕丝难尽,梦回帘外残月。

(0)

洞庭秋三十首·其二十四

微风软縠退以听,濯濯平远拔昭灵。

吝俭物情不获巳,险阻大造故须经。

馀霞半壁从明灭,征雁万双亦伶俜。

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

(0)

题画竹·其二

寒崖茁孤筱,见石不见地。

屈曲自盘根,难掩凌云气。

(0)

戏作醉中哭笑歌

哭莫哀于嗣宗,笑莫善于士龙。

千秋哭笑推二公,我窃其技逃酒中。

酒中世界无纤尘,苍天为室地为茵。

日月为煊烛,云霞为衣巾。

风伯吹我垢,雨师沐我身,昆崙玄圃栖我神。

浑浑噩噩,厥境幽独,俯视人寰,可笑可哭。

佩锵锵,冠峨贩。筋骨束,性真磨。

修饰边幅,顾影自豪。拜跪俯仰,有如桔槔。

黄标紫标,一心贪恋。狗苟蝇营,至死不变。

名利如钓,痴人入钓。察其情形,可发一笑!

富家大贾,玉楼金屋。婢仆厌文绣,犬马厌梁肉。

谁怜饥寒人?枕藉死山谷。厝大积薪,人谓不然。

大声疾呼,反怒其颠。古风变改,世事危殆。

悲天而悯人,一哭动山海。

一哭哭不已,一笑笑不止。

哭声与笑声,喧聒旁人耳。

旁人耳聒旁人嗤,我聒旁人我不知。

曹腾又入酒中地,不使旁人知我哭笑意。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