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北牖清风正满床,东坡野菜漫充肠。

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中的第三首。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临皋新葺南堂的景象与心境。

首句“北牖清风正满床”,描绘了南堂北面窗户敞开,清风徐来,满室清凉的景象。这里的“北牖”指北面的窗户,“清风”则象征着宁静与清爽,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正满床”则强调了清风之盛,仿佛整个房间都被清风填满,给人以身心俱爽的感受。

次句“东坡野菜漫充肠”,转而描述了诗人以东坡(苏轼)自比,以野菜为食,生活简朴的情景。这里“东坡野菜”借用了苏轼的典故,暗示诗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却有着与苏轼相似的豁达与淡泊。通过“漫充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的亲近。

后两句“华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闻薝卜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其中“华池”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或心灵的纯净之地,“醍醐味”源自佛教用语,形容极高的智慧或精神上的甘露,这里用来形容南堂内环境的高雅与内心的宁静。“丈室”则是对南堂的尊称,“薝卜香”则是佛教中象征智慧和解脱的香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堂环境的赞美,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获得的智慧与解脱的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苏辙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文化典故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既具生活气息又富含哲思的画面。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尹舜弼访我二泉书院诗以叙别

七年离恨忽消除,更爱清言数起予。

士品故从三代后,文章谁许六经馀。

春深水国舟还浅,夜静山斋榻又虚。

欲问星槎何日返,庙廊新馆正渠渠。

(0)

别后奉寄

司空劝驾朝天去,而我望如天上来。

何处春风木榻下,山中白日草堂开。

考亭最少立朝日,范老真多济世才。

南极文星今北极,易台回首是三台。

(0)

昼坐偶成

两月悭诗到社中,日长应负绿阴风。

病多自笑药无力,步少不知筇有功。

五里汲泉将石子,一春戒酒谢山翁。

故人送笔能留在,点易台高对晚峰。

(0)

悼沈提学休翁

江东回首复湖南,到处春风许我参。

万里无槎心独往,千钧有笔力能堪。

凤皇台远空魂梦,黄鹤楼高绝笑谈。

最忆牵衣相别地,碧瞳如水鬓䰐鬖。

(0)

王山长归越灯前酌别·其一

陈榻事巳陈,不用再三渎。

君去闭山斋,岁寒两竿竹。

(0)

晓起用前韵

苦调无饶语,长歌复短歌。

寒知春每尔,雨问夜如何。

僻巷门常静,新晴客渐多。

感时惊物色,青草长东阿。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