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莲》
《莲》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芙渠何让美人妆,水面争燃入眼光。

晚悟天机离色相,牵情端不为红香。

(0)
鉴赏

此诗《莲》由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句“芙渠何让美人妆”,以芙渠(即莲花)比拟美人之妆,赞美其美丽非凡,引人遐想。接着,“水面争燃入眼光”一句,生动描绘了莲花在水面上绽放的情景,仿佛火焰般耀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莲花的鲜艳夺目,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活力。

“晚悟天机离色相”则表达了诗人对莲花深层意义的理解。这里的“天机”指的是宇宙的奥秘或自然法则,“色相”则是指事物的表象或外在形式。诗人通过莲花这一自然界的美好象征,领悟到超越表面现象,探寻内在本质的重要性。莲花虽美,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超脱世俗、纯净无染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牵情端不为红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莲花之美并非仅仅因为其红艳的花朵,而是因为它所蕴含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敬仰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莲》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不仅赞美了莲花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内在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客归二首·其二

腊瓮香浓未遣开,琴书先自扑尘埃。

偶然俗事都忘却,似有微凉拂面来。

(0)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

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

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0)

锦带花·其二

鹄袍换绿契初心,旋赐银绯与紫金。

堪念纷纷名利客,对花应是叹侵寻。

(0)

倦游

归去陶彭泽,重来丁令威。

逢场真戏剧,阅世识危机。

蛮雨沾乌帽,京尘黯素衣。

回头今自笑,三十六年非。

(0)

秋日怀松竹旧友·其二

乌免不停轨,蒹葭鬓已苍。

囊空携古锦,赋未奏长杨。

林下松风曲,炉边柏子香。

朝昏作禅供,荣辱已俱忘。

(0)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诗终夕退得二绝以谢·其二

荒江落日孤鸿影,远趁幽人踏月来。

雪屋云林淡相对,月边依约有寒梅。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