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
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
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
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
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至人阅世若云浮,来本无心去莫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认为人生如同浮云,不应对任何事物有过多的留恋。
接着,“应诏子微聊一出,如龙柱史复西游”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受命而作,但心中所向仍是退隐山林,与古代隐逸如子微、柱史一样,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重返大自然。
“扁舟绿水霜天晓,夹岸丹枫泽国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晨泛舟于碧波荡漾之中的画面。诗人在寒冷的清晨乘坐平底小船,在青翠欲滴的绿水中航行,岸边红枫如火,映照出一片秋意浓郁的景象。
最后,“遥想御香清醮罢,仙鸾飞绕玉华楼”两句,则是诗人对皇甫坦之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御香”指的是皇帝所赐的香料,而“清醮罢”则表明了这种高贵生活的淡泊与超脱。而仙鸾飞绕玉华楼,则是对那种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一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高洁脱俗的隐逸生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自守、超然物外的深切情感。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洲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
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
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
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