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训蒙绝句.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二》
《训蒙绝句.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天怨人尤两不形,欿然下学是功程。

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系列,名为“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二)”。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

“天怨人尤两不形”,开篇即以“天怨”与“人尤”相对比,表达出对世间是非曲直的深刻洞察。这里的“怨”与“尤”分别指向天道的不公与人的过错,但诗人却说两者“两不形”,意在强调世间之事并非完全由外在力量或个人行为决定,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与内在逻辑。

“欿然下学是功程”,紧承上句,指出真正的智慧与道德修养并非来自外界的指责或天命的安排,而是在于个人的谦逊学习与内省。这里的“欿然”形容的是内心的空虚与谦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反省,才能达到道德与知识的提升。

“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品德是无法被他人轻易察觉的,因为它们源自于个人内心深处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共鸣。这里的“相酬”既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暗含着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互动与回应。通过这样的互动,个体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认知与道德坚守的必要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题昆山陈隐君玉峰清兴诗卷

吴门东望郁岧峣,秀色凌空近可招。

路转翠微知有寺,地连沧海见生潮。

洞中景似桃源小,云外踪疑石磴遥。

闻说诛茅栖隐者,几多清兴逼尘嚣。

(0)

送刘司税

闻说刘司税,心怀更坦夷。

量宽无醉日,俸薄有贫时。

近喜加新泽,明当别故知。

城西征赋浩,梅发望归期。

(0)

欧桢伯得请归岭南赋此以寄

白头词赋出先秦,只字犹能泣鬼神。

桃叶渡头三载客,梅花岭上一归人。

鹧鸪啼处垂丹荔,鸿雁归时满白蘋。

惟有寄书书更远,生前想作范铜身。

(0)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十五

始终天地在胸中,还似危楼出半空。

极论每生贤达敬,閒谈尽与俗人同。

巡行堤柳春摇绿,点检园花晓绽红。

风景满前皆自得,濡毫又见小诗工。

(0)

送武昌教授

武昌风土冠南州,都博于今拔俊尤。

拜命已应增士气,趋程行复泛江流。

汀洲蕙绿光风转,沼沚芹香宿雨收。

还似苏湖人士盛,可无声誉达宸旒。

(0)

再用前韵三首·其三

刑曹理寺近乌台,坐对湖山画障开。

芳草有情还渐长,好风无约自频来。

移文谩想高人去,联骑频同上客回。

为恋明时归未得,思亲空复诵南垓。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