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曹理寺近乌台,坐对湖山画障开。
芳草有情还渐长,好风无约自频来。
移文谩想高人去,联骑频同上客回。
为恋明时归未得,思亲空复诵南垓。
刑曹理寺近乌台,坐对湖山画障开。
芳草有情还渐长,好风无约自频来。
移文谩想高人去,联骑频同上客回。
为恋明时归未得,思亲空复诵南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湖光山色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首句“刑曹理寺近乌台”,以刑曹官署靠近乌台(古代官署名)的环境,暗示了诗人的工作性质,可能涉及法律或司法事务,但并未直接描写工作场景,而是巧妙地将工作地点置于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坐对湖山画障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静坐于湖边山脚,眼前展开如画卷般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深切喜爱和心灵的宁静。接下来,“芳草有情还渐长,好风无约自频来”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芳草和好风以情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移文谩想高人去,联骑频同上客回”则通过想象高人远去和与友人频繁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这里的“高人”不仅指道德高尚之人,也可能暗喻理想中的知音或理想境界。
最后一句“为恋明时归未得,思亲空复诵南垓”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代(“明时”)的留恋,以及未能及时归家(“归未得”)的遗憾,同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思亲空复诵南垓”中的“南垓”可能是指南方的某个地方,或是诗人记忆中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空复诵”这一动作,强调了思念的徒劳与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