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墨绝句九首·其三》
《论墨绝句九首·其三》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朝鲜旧国解烧松,使者朝正数笏从。

著砚未能坚似石,却无胶滞不妨浓。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论墨绝句九首》中的第三首,以墨为题,巧妙地将墨的特性与人的品性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墨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思考。

首句“朝鲜旧国解烧松”,朝鲜古时以松木为原料制作墨,这里以“解烧松”开篇,既点明了墨的制作材料,也暗示了墨的历史悠久和传统工艺。同时,“朝鲜旧国”暗含着对古代制墨技艺的怀念与敬仰。

次句“使者朝正数笏从”,描绘了使者在朝正(即正月)时节前往朝鲜,随行携带数笏(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此处借指携带的物品)墨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隐喻了墨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作为文化交流与传递知识的媒介作用。

后两句“著砚未能坚似石,却无胶滞不妨浓”,进一步探讨了墨的特性。前一句“著砚未能坚似石”形象地表达了墨在使用过程中虽不能像石头一样坚硬持久,但其质地的稳定性和书写时的流畅性是不可或缺的。后一句“却无胶滞不妨浓”则强调了墨的浓度可以自由调节,既不过于浓稠导致书写不畅,也不过于稀薄影响字迹的清晰度,体现了墨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整首诗通过对墨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墨的传统工艺和实用价值,更寓意了人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应具备的坚韧不拔、灵活变通的精神品质。通过墨的特性,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既有文学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云门道中

度岭穿林一径斜,旋篝新火试新茶。

箬包粉饵祠寒食,雨湿青鞋上若耶。

石罅微泉来滴沥,溪涯老木卧槎牙。

不须苦觅东柯谷,是处云山可寄家。

(0)

书感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

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

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

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0)

书适二首·其二

家食身无役,耆年力未衰。

寓欢那待酒,随意或成诗。

穷达元非我,冤亲竟是谁。

惟嗟见事晚,枉却鬓边丝。

(0)

三月十六日至柯桥迎子布东还二首·其二

我似伤禽带箭飞,更怜汝作雁行稀。

异时恐抱终身恨,此日宁知徒步归。

万里外应劳远梦,三年前已挂朝衣。

断编蠹简相从老,绝念功名亦未非。

(0)

露坐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

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0)

薙庭草

露草烟芜与砌平,群蛙得意乱疏更。

微凉要作安眠地,放散今宵鼓吹声。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