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托青天藉祖宗,半生劳计颇成功。
读书自古原无负,有愿于今始得从。
食禄幸沾新宠渥,衣冠不似旧仪容。
故乡亲友如相问,只看胡甥即是侬。
上托青天藉祖宗,半生劳计颇成功。
读书自古原无负,有愿于今始得从。
食禄幸沾新宠渥,衣冠不似旧仪容。
故乡亲友如相问,只看胡甥即是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繗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后的感慨与心情。首句“上托青天藉祖宗”,诗人将自己成功归功于上天的眷顾和祖先的庇佑,体现了对命运和家族传统的敬畏。接着,“半生劳计颇成功”一句,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也暗示了前半生的艰辛与付出。
“读书自古原无负,有愿于今始得从”两句,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愿望的喜悦。诗人认为自古以来,读书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而今他的愿望得以实现,表达了对知识力量的认同和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食禄幸沾新宠渥,衣冠不似旧仪容”则描绘了诗人获得官职后的生活变化,既有对新职位的荣幸,也有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念。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变化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也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
最后,“故乡亲友如相问,只看胡甥即是侬”一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希望乡亲们看到他时能认出他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官员,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个人成长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
末俗相看老尚新,交游千里更谁亲。
萧条身世聊安分,迂阔行藏懒徇人。
宦路竞羞关柝吏,劳生谁息利名身。
我惭抱瓮无机械,幽兴惟思水石滨。
富贵宁如节义香,也教青史播馀芳。
四年谏省归何暮,七十新参老欲彊。
孺子早闻辞爵位,君谟今又去班行。
轺车玉节江东路,清梦时应绕建章。
柳暗藏鸦,花深见蝶,物华如绣。
情多思远,又是一番清瘦。
忆前回、庭榭来春,个人预约同携手。
恨迟留,载酒期程,孤负踏青时候。搔首。双眉暗斗。
况无似今年,一春晴昼。风僝雨僽。直得□时迤逗。
想闲窗、针线倦拈,寂寞细捻酴醾嗅。
待还家、定自冤人,泪粉盈襟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