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龙门僧房》
《题龙门僧房》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身同。

禹门山色度寒磬,萧寺竹声来晚风。

僧宿石龛残雪在,雁归沙渚夕阳空。

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

(0)
注释
静室:安静的房间。
伊水:古代河流名,今河南境内。
寂寥:寂静、孤独。
禹门:古代神话中的龙门,象征登天之门。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萧寺:寂静的寺庙。
石龛:岩石凿成的小屋。
沙渚:沙滩上的小洲。
高士:德行高尚的人。
翻译
我在静室中远望伊水东流,孤独寂寞,谁能与我共享这份宁静。
禹门山色映照着寒冷的磬声,傍晚时分,萧瑟的寺庙竹叶随风传来。
僧人住在石龛里,残留的雪还未消融,大雁归巢,沙滩上只有夕阳空照。
偶尔向高人请教内心世界,他们只笑指人生如梦一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士在静室中遥望伊水,感受到孤独与宁静的意境。"寂寥谁与此身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禹门山色度寒磬"中的“禹门”指的是大禹治水时所开凿的门,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山色度寒磬”则是山川在寒冷阳光下的苍茫景象。"萧寺竹声来晚风"中,“萧寺”给人以幽深古老之感,"竹声来晚风"则描绘出一种寂静而又生动的自然声音。

诗人继续描写僧侣生活的情景:"僧宿石龛残雪在"展现了僧人的清贫与超脱,而“雁归沙渚夕阳空”则是对晚归鸥鸟和寂静河岸的一种描绘,表达了一天结束时的宁静。

最后两句"偶将心地问高士,坐指浮生一梦中"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修行者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那就是生命如同一场梦,轻飘而不着边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归朝欢·其一南剑双溪楼

五月人间挥汗雨。离恨一襟何处去。

双溪楼下碧千寻,双溪楼上匏尊举。晚凉生绿树。

渔灯几点依洲渚。莫狂歌,潭空月净,惨惨瘦蛟舞。

变化往来无定所。求剑刻舟应笑汝。

只今谁是晋司空,斗牛奕奕红光吐。

我来空吊古,与君同记凭阑语。

问沧波,乘槎此去,流到天河否。

(0)

石伞峰书堂

伞峰一片崎危石,枕在青冥绝壁间。

人作盐梅资世济,迹留岩岫与云闲。

露盘高出长年殿,羽盖斜临宛委山。

藐矣诸孙愧前躅,但开三径掩柴关。

(0)

句·其一

无水不如三峡险,有山皆似七闽深。

(0)

万山

平时西北望山峰,我忽西行山忽东。

东望不如西望好,只缘身已出山中。

(0)

题刘后村所跋杨朴移居图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

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赶入山。

(0)

六月雨十一首·其四

雨馀目极乾坤月,雪外天连䆉稏秋。

舜殿风薰殊未玉,尧天雨施自君畴。

层波渝我蒹葭渚,列宿嗤人杜若洲。

珍重菊庄来顾我,床头为子出春篘。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