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宗庙歌七首·其四》
《梁宗庙歌七首·其四》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四言诗  押[遇]韵

牺象既饰,罍俎斯具。我郁载馨,黄流乃注。

峨峨卿士,骏奔是务。佩上鸣阶,缨还拂树。

悠悠亿兆,天临日煦。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所作,收录在《梁宗庙歌七首》的第四首中。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排比和对仗手法,每两句构成一组,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或宴会场景。

"牺象既饰,罍俎斯具。" 这两句开篇即以华丽的辞藻铺陈出祭祀前的准备工作,"牺象"指的是装饰好的祭品,而"罍俎"则是古代用于放置祭品和饮食的器皿,表明一切都已经就绪。

"我郁载馨,黄流乃注。"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宴会上美酒的流淌。"郁"字在此处形容心中的积压之感,而"黄流"则是指美酒。

"峨峨卿士,骏奔是务。"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场中人的高峻和马的奔跑,传达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

"佩上鸣阶,缨还拂树。" 最后两句则展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其中"鸣阶"可能是指行走在台阶上的声音,而"缨还拂树"则描绘了人物行动中的细节。

整首诗通过对仗工整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一个热烈而又庄重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古代宴会或祭祀活动的壮观与盛大。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洞仙歌·其五寿外舅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

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

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

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0)

更漏子·其二

蓼花繁,桐叶下。寂寂梦回凉夜。城角断,砌蛩悲。

月高风起时。衣上泪。谁堪寄。一寸妾心千里。

人北去,雁南征。满庭秋草生。

(0)

瓦炉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0)

和史济川见赠

岁晚扁舟雪霰边,萧疏与君俱可怜。

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

觅句剩烦梅作兴,攻愁直纵酒称贤。

故人一笑诚希阔,得失休论布幔天。

(0)

八声甘州.过松江

买扁舟、载月过长桥,回首梦耶非。

问往日三高,清风万古,继者伊谁。

惟有茶烟轻扬,零露湿莼丝。

西子知何处,鸿怨蛩悲。

遥想家山好在,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

甚抛奇亸秀,猿鹤互猜疑。

归去好、散人相国,迥升沈、毕竟总尘泥。

须还我,松间旧隐,竹上新诗。

(0)

梦访刘漫堂曾雪巢二先生

前辈风流歇,江湖欠赏音。

向期行古道,谁解识余心。

月浸金坛冷,云归玉笥深。

潇湘风雨夜,空得梦相寻。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