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
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浮士梦,都休忆。
明日事,从何说。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
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
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
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浮士梦,都休忆。
明日事,从何说。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
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
这首《满江红》是张尔田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创作的一首感怀之作,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内心的悲凉。
开篇“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以黄花喻指自己如同凋零的花朵,面对佳节却只能泪眼相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接着“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通过回忆往昔的豪情与如今的苍老,展现了岁月无情的变迁。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哀愁映射出作者内心的痛苦,陇水似乎也为之哭泣,燕山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则直接描绘了战乱中的凄惨景象,四面八方的雹声焦灼,千家万户的哭泣,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浮士梦,都休忆。明日事,从何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感。“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一句,直抒胸臆,感叹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深重伤害,即使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也难以避免身心的摧残。
最后,“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以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佩戴茱萸,象征着作者虽身处异乡,仍不忘传统,同时也暗含了作为囚徒(南冠客)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织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怀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