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丁丑重九感赋》
《满江红.丁丑重九感赋》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

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浮士梦,都休忆。

明日事,从何说。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

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张尔田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创作的一首感怀之作,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内心的悲凉。

开篇“泪眼黄花,浑怕问、今朝佳节”,以黄花喻指自己如同凋零的花朵,面对佳节却只能泪眼相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接着“还记取、西风吹帽,萧萧余发”,通过回忆往昔的豪情与如今的苍老,展现了岁月无情的变迁。

“陇水助人添哽咽,燕山向我无颜色”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哀愁映射出作者内心的痛苦,陇水似乎也为之哭泣,燕山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更惊心、四远雹声焦,千家泣”则直接描绘了战乱中的凄惨景象,四面八方的雹声焦灼,千家万户的哭泣,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浮士梦,都休忆。明日事,从何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力感。“叹臣之壮也,而今头白”一句,直抒胸臆,感叹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已自摧残人下寄,那堪憔悴兵间活”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深重伤害,即使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也难以避免身心的摧残。

最后,“把茱萸、插了再三看,南冠客”以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佩戴茱萸,象征着作者虽身处异乡,仍不忘传统,同时也暗含了作为囚徒(南冠客)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织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切关怀与反思。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月夜楼居

瀰漫寒气月微明,近觉风声远市声。

不恨浮沉人海底,楼居閒自得心清。

(0)

杂兴·其三

润色初分岚影飘,细看莽莽近迢迢。

山楹川观谁能到,禽鸟飞鸣亦自骄。

(0)

三月下旬药局书·其二

一官受代始知闲,尽日高眠醉梦间。

试买扁舟归便得,湖横吴越有青山。

(0)

十六日·其三

蕊瘦枝冰亦自花,出林攲岸转清华。

萧萧宿草堆黄叶,沥沥幽泉洗白沙。

(0)

十六日·其二

梅花不怕风霜雪,尽远尽荒山尽寒。

时有幽人为酬酢,片香吹动忽漫漫。

(0)

十三日诵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之句成诗十首·其二

元宵天气好,梅谢荠还生。

野水浮烟雨,孤村带鸟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