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河中流肃使客》
《淮河中流肃使客》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淮水中流各一波,南船小住北船过。

生憎两岸旌旗脚,引得霜风分外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izhōngliú使shǐ
sòng / yángwàn

huáishuǐzhōngliúnánchuánxiǎozhùběichuánguò

shēngzēngliǎngànjīngjiǎoyǐnshuāngfēngfēnwàiduō

翻译
淮河的中游各自流淌,南来的船只暂时停留,北去的船只匆匆经过。
我讨厌两岸飘扬的旗帜,它们好像触动了寒冷的秋风,使得风更加刺骨。
注释
淮水: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中流:河流的中央部分。
小住:短暂停留。
旌旗:古代用于指挥或装饰的旗帜。
霜风:寒冷的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诗中的“淮水中流各一波”,通过对水波的描写,展现了淮河的宽广与流动。"南船小住北船过"则表达了一种等待与交替的场景,南来的船只稍作停留,而北上的船只却继续前行,反映出一种生动的交通往来。

"生憎两岸旌旗脚"一句中,“旌旗”指的是战旗或标志性旗帜,这里可能暗示了边防或军事的活动。"生憎"则传达了一种冷清、荒凉之感,可能是由于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战争带来不幸的忧虑。

"引得霜风分外多"一句,"引得"意味着自然景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这里的“霜风”给人的感觉是寒冷、凛冽,而“分外多”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加深和扩散,可能是由于战争所带来的荒凉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透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颂六十二首·其三

牧杖信为急,调弦贵不奢。

腾猿安可制,逸马本难罝。

驱驰习声色,冠盖竞豪华。

既入王孙第,还向季伦家。

静心澄业累,省念勖身瑕。

庶兹凭七觉,时用免三邪。

(0)

五言奉和咏棋应诏·其二

定位资裨将,制变伫中权。

重关□宿立,六出带花圆。

引寇疏疑绝,窥强怯未前。

金枰自韫粹,玉帐岂能传。

(0)

新园旦坐

林宅资馀构,园亭今创营。

接梨过半箸,从此近全生。

凿沼三泉漏,为山九仞成。

草香罗户穴,茅茹结檐楹。

松栽一当伴,柳种五为名。

独对三春酌,无人来共倾。

(0)

咏景十首·其九归鹤峰

鹤归华表几千年,鸡犬随丹尽上天。

开遍碧桃春不老,千岩万壑锁苍烟。

(0)

登瀛洲阁

翠阁傍瀛洲,洲中胜事幽。

沙明眠雪鹭,波涨宿霜鸥。

溅雨荷盘腻,萦风柳带柔。

公馀自多暇,尊酒奉仙游。

(0)

感春

梧桐三寸叶,杨柳一寻枝。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