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
周官叙鞠衣,一言仅可摘。
黄华纪吕令,落英餐楚客。
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
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
不种儿女花,朱朱与白白。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
揠苗助其长,抱瓮溉以泽。
朗咏黄为正,流播风传格。
寒香紫茁兰,晚节铜柯柏。
相继早梅芳,一笑巡檐索。
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
周官叙鞠衣,一言仅可摘。
黄华纪吕令,落英餐楚客。
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
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
不种儿女花,朱朱与白白。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
揠苗助其长,抱瓮溉以泽。
朗咏黄为正,流播风传格。
寒香紫茁兰,晚节铜柯柏。
相继早梅芳,一笑巡檐索。
这首宋代诗人高文虎的《种菊》诗,通过对菊花的种植和品性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其美德的赞美。首句“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点出菊花在农事文献中常见,但在古代诗歌中却较少被歌咏。接着引用周官中的“鞠衣”典故,暗示菊花的高贵品质。
“黄华纪吕令,落英餐楚客”两句,借黄华和吕令的典故,赞誉菊花的高洁和可供食用的特性,以及它吸引着游子的目光。诗人提到“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借古人之名,表达对菊花带来长寿和智慧的期待。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描述了种植过程,强调耐心等待和适时的照料。诗人表示自己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种菊而不追求世俗的华丽,“不种儿女花,朱朱与白白”,表明他更欣赏菊花的素朴之美。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表达了对菊花品种繁多的赞叹,但又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种植。接下来的诗句,如“揠苗助长”和“抱瓮溉以泽”,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精心呵护菊花的态度。
最后,“朗咏黄为正,流播风传格”赞美菊花的清香和传播的风范,而“寒香紫茁兰,晚节铜柯柏”则进一步强调菊花的坚韧和耐寒。全诗以“相继早梅芳,一笑巡檐索”收尾,以早梅和菊花的相继开放,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